就在世人神采各彆、群情紛繁的時候,壽王府的小廝再次帶來了壞動靜,還不等幾位大佬驚得閉過氣去,更壞的動靜又來了,“雷火殘虐之時,賢人恰在水榭批閱奏章!”
一眾小官沉默很久,還是一個兵部的主事率先站出來,對著壽王世子抱了抱拳,冇說甚麼好聽的客氣話,直接提出告彆。
齊令先神采穩定,拳頭抵在鼻子上麵掩住嘴巴,小小聲的對齊謹之說道。
話說能夠被載入汗青的日子,定然有其特彆之處。
閣臣每天出入南書房,經常在水榭與賢人蔘議政務,天然非常熟諳那邊,幾近是閉上眼睛腦海裡便會清楚的閃現出南書房和水榭的格式。
“季首輔且留步,本王與你一起去。”
天子出事了,一場大變就在麵前,誰還能坐得住?世人紛繁起家,三步並作兩步,也顧不得外頭風雨欲來、電閃雷鳴的卑劣氣候,跟著季彥和壽王跑出了花廳。
英國公等幾位國公和老將軍則非常熟稔的扳鞍上馬,節製速率,緊緊的墜在季彥等幾個閣臣前麵。
壽王側妃的父親曾經擔負過欽天監的監正!
八月初四,本來不過是一婦人(好吧,固然這個婦人是王妃,但在男權社會裡,除了天子他媽和他老婆,或是有卓絕進獻的極個彆女性,大多數人都不是史官存眷的工具)的生日,但因為一場百年不遇的大雷雨,卻被史官正兒八經的記在了《齊史》上。
說罷,不等壽王回話,季彥抬腳就要往外衝。
此時他也顧不得思疑為何壽王好端端的會派人去宮城刺探宮內的動靜了,腦筋裡滿都是‘出事了’!
季彥腳下一個踉蹌,幾乎腳軟的顛仆在地上。
“……世子,下官先告彆了。”
傳聞,當初工部籌建水榭的時候,欽天監的一名屬官便提出,紫銅易被雷擊,建議在水榭增加避雷的裝配。
“賢人的環境恐怕不好,不然馬皇後不會命人封閉宮門。我猜想此時禁衛軍、五軍都督府已經全都動起來了。”
小小的水榭設想得非常奇妙,屋脊四角都有一隻趴蝮的獸頭,而每個獸頭前麵都連著專門的水道,冰冷的井水通過水道、經過趴蝮大張的嘴中噴灑而出,順著瓦礫流下,在水榭四周構成一道道瀑布,最後流入水榭上麵的水池中。
“甚麼?南書房被雷、雷火擊中?”
本來,齊謹之還擔憂壽王世子會攔下他們,但奇特的事,壽王世子並冇有像壽王那般對他們父子另眼相看,而是像對待淺顯小官那般,隻淡淡的說了句‘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