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曹髦看著空蕩蕩的大殿,不由驚嚇痛哭:“朕位不穩也。”
竟然還是不受。
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三人見曹髦如此,從速連連安撫:“現在司馬昭勢大,不如此,又能如何?”
天子曹髦更是栗栗坐於禦座之上,一時不知所措。
天子曹髦嘉福殿中越思越怕:“看現在情勢,如果不依了奸臣賈允之意,隻怕朕命當休,朕如何不知?”
司馬昭站於禦座之側,不覺也麵露憂色。
曹髦說完,也不管仍然地下跪著的三人,徑直去永寧宮了。
凹凸立時即判!
無法之下,隻得伏案擬了聖旨,進司馬昭晉公之位,加九錫之禮。
禦座之旁的司馬昭如何不看的一清二楚?
不時寺人到堂宣旨:“陛下進大將軍晉公位,加九錫之禮。”
喜好晉亂請大師保藏:晉亂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天子曹髦看著地上伏身叩首的三人,不覺仰天長歎:“朕豈能受辱於權臣?朕亦不懼死,即便無人助也必定憑朕一己之力起兵討伐司馬昭!”
然,如何誅殺司馬昭,曹髦倒是無有半點掌控,但司馬昭九讓九辭,倒是讓曹髦痛苦不堪,誅殺司馬昭之情意決,遂喚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三人入宮商討誅殺司馬昭大計。
王經聽了,不由含淚伏地:“臣屢經戰事,倒不懼死,然陛下必知來史,當初魯昭公討伐權臣季氏,最後如何?還不是連皇位都丟了,終究逃亡他國淪為笑柄。司馬氏掌權已經多年,朝廷高低群臣皆都附勢於他,更何況今又連連大勝,才封畢群臣,群臣皆都敬慕司馬氏,此等時節,依臣看來實實非絕佳之機,必就此韜光養晦獲得朝權、兵權時方可。更何況現現在,陛動手中無兵,莫非起兵隻憑宮中幾個寡弱的衛兵嗎?無有兵將,我等就此衝出去,豈不是自投坎阱,自尋死路嗎?陛下必然要三思!必然要三思…”
也是據情據理,死死苦諫。
邊嗬叱王沈、王業,邊轉眼王經:“王尚書畢竟乃是疆場而來,曾經死人堆裡出世入死,莫非也讓朕做待斃之事乎?”
九辭以後,天子曹髦不由陣腳大亂,隻得於嘉福殿痛哭不已:“司馬昭本心想進晉公,加九錫之禮,然現在朕九讓,他卻九辭,如此來看,司馬昭一則有篡位之心,二則乃是戲耍於朕。如此來看,隻要你死我活。”
聲音之大如同炸雷,隻在大殿之上環抱。
然,不管王沈、王業如何勸王經,王經皆不為所動:“諸公儘管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