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時,多名將軍附議:“此議當妥,漢、樂兩城乃是諸葛丞相在時所築,非常堅毅,可抵抗曹爽雄師守勢,退守漢、樂兩城確為上策。”
平陽關守將乃是前監軍、鎮北大將軍王平。
這一奏,朝廷之上忽便就是騷動起來。
王平心知肚明,隻怕諸將被曹爽如此大的泰山壓頂之勢嚇住了:“諸位將軍,大敵當前,無需多慮,儘管言來。”
確切如此,曹爽憂心忡忡的恰是此事。
魏軍來勢洶洶,自以為蜀軍怯懦,並無防備,千萬冇有想到蜀軍會來夜襲,被王林一時候衝殺的折損有兩千餘人,一時陣腳大亂,相互踩踏而死者又有五百餘人,慘不忍睹。
曹爽孔殷間把話說死,已無再議餘地!
曹爽一問,倒是使鄧颺李勝二人不覺啞然發笑:“曹公,當下情勢,莫非還答應曹公躊躇嗎?如果曹公再不建功立業,隻怕曹公首輔大臣的位置不穩了。”
淡淡的便就對付了曹芳垂詢。
“既然是謀後而定,曹公不得不知,魏蜀邊疆,陣勢險要龐大,目前就具軍報來看,此時若果伐蜀,倒是不占天時,天時不占而倉促出兵,隻怕是於軍倒黴。且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現在若果伐蜀,隻怕路途悠遠,門路險阻,糧草運輸起來非常困難,如此這般,又能如何悠長的了?且自諸葛孔明病逝五丈原後,蜀國權力交代安穩,民氣會聚,在蜀臣蔣琬、費禕管理之下,可謂是兵精將強,懿覺此未為當時也。是以,不管出於何種考慮,此時均不成伐蜀!”
將領們見大將軍王平扣問,多有思疑之色:不守、不退,仰仗儻駱道和興勢山之險,以三萬軍士進犯十萬雄師,能有掌控勝嗎?雖是周旋待涪縣救兵,隻是能對峙的住嗎?
然王林在衝殺之時,倒是見中間一處曹軍虎帳一動不動,並不出兵來救濟被襲曹軍。
王林不信,馬上刺探,果不其然,司馬昭已然後撤了。
護軍劉敏話未落地,隻見參軍杜議也拱手向前:“末將也覺頗妥,當依大將軍之策,根據儻駱道和興勢山之險進犯魏軍!”
“將軍王林聽令!命你帶一萬兵士守備平陽關,並乘機打擊或者偷襲驚擾曹軍!”
群臣刹時都齊刷刷看向司馬懿。
一時候,大帳當中,群情激昂,個個皆摩拳擦掌,隻待大將軍王平調兵遣將!
司馬昭後撤,王林倒是頗感迷惑:“十萬雄師壓境,為何司馬昭倒是因了偷襲後撤了呢?”
復甦的王平仍然不竭的向蜀國後主後主劉禪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