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胡奮建功!
無法之下,隻得又從速退回城中。
司馬昭無法,隻得轉過身去:“行刑!”
“昭必再接再厲,就此伐吳!”
然,司馬昭方纔激昂說完,倒是見王基出列禁止:“不成,千萬不成!”
直至最後一人,司馬昭又問:“降否?降可活命!”
然,現在的壽春城,倒是早已被司馬昭雄師圍的水泄不通,壽春城四周遍及王基所設深溝壁壘,核心陳騫更是土台高築,上架千餘投石車嚴陣以待,全部壽春城早已是天羅地網,銅牆鐵壁,即使諸葛誕有飛天遁地的本事,隻怕也是突圍不出了。
城門以後的諸葛誕一邊回顧城本地動山搖的魏軍追殺,一邊隻得頓時急吼:“非衝出此門方能活命。”
諸葛誕不覺頓時大喊:“司馬昭能奈我何?”
然自朱異兵退黎漿後鑊裡被孫綝斬殺,後又從全禕投魏而知孫綝已兵退建業,再後孫魯班來投,更知孫綝廢主,東吳已無救濟之兵,壽春城隻是孤城一座,如此,兄弟二人便就商討:“現在情勢,破諸葛誕隻是遲早之事。現在司頓時將軍論功行賞毫不憐惜,此時恰是我兄弟建功封官拜爵之時。此時,誰若果斬殺了諸葛誕,便就是頭功一件,到時憑此大功,司頓時將軍必會重賞,如此,便可封妻廕子,樹我胡氏威名。”
然,城內全端、全懌、唐谘倒是氣憤尋來,目睹諸葛誕被胡奮刺死,不覺大歎:“頭功被胡奮搶去了。”
城內其他軍士,不管魏人亦或吳人,知局勢已去,如果再做無謂抵當,隻徒丟性命,遂皆投降司馬昭。
斬首之時,一個一個的扣問:“降否?降可無罪!”
此時的諸葛誕隻覺已然出城,且有三千死士護身,正覺可活命之時,不覺頓時粗心,然倒是不料胡奮槍尖已至麵門。
諸葛誕見有機可趁,隻伏身馬背,猛踹馬腹,直催戰馬快逃。
全端、全懌、唐谘見於詮為保忠臣威名,豪壯慘死在魏軍亂刀之下,不由悲從心頭起,怒從膽邊生,統統罪惡起因皆歸咎於諸葛誕,遂皆揚刀縱馬,全城遍尋諸葛誕,隻想親手斬殺了諸葛誕,以雪於詮之仇,以解心頭之恨。
一陣電閃雷鳴,大雨滂湃。
然,皆言不降。
然,最後一個死士倒是仍然舉頭挺胸:“不降!”
哢嚓一聲,人頭落地!
車騎將軍胡奮,乃是泰山太守胡烈之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