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維兵退鐘提城,隻待秋收有糧,好撿關中一虧弱之地攻之,以期扯開一道口兒,好就此進軍洛陽,以終丞相遺誌,以報狄道城兵敗之仇。
罷,即勒轉馬頭離山回營,調兵遣將。
如此變態之態不覺被鄧艾觀去:“蜀軍陣前百餘騎尖兵每天如此,想必乃是薑維利誘之計?既然如此,薑維必定不在軍中,莫非薑維要偷襲於我?”
陳泰遂扣問鄧艾:“依安西將軍之見,薑維攜雄師會去那邊?”
不覺至秋,薑維便又心生出兵之思,遂攜夏侯霸前去魏蜀邊關登山探營。
薑維則攜夏侯霸儘提雄師悄悄直奔董亭,隻望得了董亭,再取南安。
遂聯袂陳泰高山之上結為忘年之交。
喜好晉亂請大師保藏:晉亂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鮑素見薑維出兵而去,便就從速於九座連營之前尋一隘口安營紮寨,對峙鄧艾雄師。
鄧艾馬上依從陳泰之議,攜陳泰馬上縱馬,登山而探鮑素虎帳。
“依維探營知鄧艾必於九座連營當中,維留五千兵於你,汝自本日起,於九座連營前對峙穀口處下寨,然下寨後不得出兵進犯,每日隻需讓百餘騎兵士兩軍陣前出哨,且每日出哨不得少於五次,且每次出哨之時,皆讓出哨兵士手持分歧燈號身著分歧服色甲衣陣前活動,以惑魏軍。維則依車騎將軍之計,攜兵直取董亭,進犯南安。”
“既然如此,如何應之?”
夏侯霸見薑維低頭沮喪之狀,知薑維心急出兵以終丞相遺誌,然又觀得鄧艾九座連營無策而致心急如焚,不由念當年薑維納己入蜀提攜之恩,遂躬身向前獻計:“大將軍切勿心急,某有一策可助大將軍出兵破敵。”
薑維聽了,不覺忽的愁眉伸展:“車騎將軍之計果是好計,如何不消?”
鄧艾、陳泰憑高望去,隻見鮑素虎帳雖大,然兵士則是寥寥無幾,不覺恍然大悟:“薑維果是疑兵之策。如此來看,薑維必攜雄師而去。”
陳泰不由發問。
薑維、夏侯霸如何得知?此時的南安倒是已被鄧艾布好樊籠,隻待薑維、夏侯霸攜軍來攻。
不時陳泰到來,聽聞鄧艾如此說,不由大驚:“按安西將軍所言,鮑素陣前必是疑兵。與其虎帳猜想,不若登山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