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亂_第44章 三路書信被毀,毋丘儉無奈起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宣畢,隻在高壇之上揭示太後矯詔。

諸葛誕看完毋丘儉手劄,不由深思:“司馬師誅殺夏侯玄、張緝、李豐及其三族,可見司馬師容不得任何反對之勢。而誕比於三人,則是不值一提,隻怕哪日結局好不過他們。後,司馬師又私行絞殺鎮靜後,廢黜曹芳,此乃權臣所為!如此,隻怕大魏社稷終將落入司馬氏之手。”

既然鄧艾、諸葛誕、郭淮不助討伐司馬師,毋丘儉便就扼守備淮南兵士,不管老弱病殘還是屯田之兵,皆都招入壽春城。

今毋丘儉與文欽雄師一起浩浩大蕩也到得項城,二人豈能不知王淩,豈能不知賈逵?

“毋丘儉大逆不道,今於淮南背叛,起兵謀反,現已軍至項城,不知諸位大臣、將軍有何策禦敵?”

司馬師不覺暴露驚奇之色:“毋丘儉起兵謀反,太常為何如此說?不討伐,如何滅賊?”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

三路信使快馬哪敢遲誤?馬上策馬馳聘出壽春城而去。

此等謀反之罪,鄧艾如何不知?依大魏典律,知情不報視為同謀。

文欽本就是有勇無謀之人,隻聽毋丘儉變更,馬上點頭應允。

說話間,也把信使推出轅門外,斬首示眾。

第三路便就是送於豫州刺史諸葛誕之處。

毋丘儉馬上安排老弱病殘守備淮南,與文欽共集七萬精兵,一起浩浩大蕩直奔西北洛陽城進發。

擺佈軍士馬上向前,一起把信使斬殺於轅門之下,首級高懸轅門示眾。

“哦?”

城內設立高壇,高壇之上,宰白馬歃血為盟。

毋丘儉不由憂愁:“此乃賈大人示我,應於項城安營紮寨,待東吳孫峻起兵策應之時方可進軍。”

一道又一道奏章,不由觸怒司馬師:“毋丘儉,師必誅殺你三族。”

王肅躬身司馬師,倒是淡然:“大將軍請細思,昔日關羽在樊城之戰中於漢水之畔俘虜於禁、龐德,正欲大肆北上之時,倒是被孫權派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占了關羽大營,關羽數萬將士家眷皆被東吳所俘,乃至於蜀甲士心渙散,終究土崩崩潰。現在這些淮南將士的父母妻兒幾近皆在洛陽城及各州府縣郡當中,大將軍可速派軍隊節製住兵變將士家眷,以禁止家眷與兵變軍士彙合,節製以後隻好生對待,想必兵變將士知父母妻兒皆在大將軍手中,誰還膽敢跟從毋丘儉反叛?”

兗州刺史鄧艾收到毋丘儉二路信使起兵法信不由大怒:“毋丘儉大膽,竟然起兵謀反!你起兵謀反也就罷了,為何關鍵某家?”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