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人以後,出西平,進雍州,先築兩城與麴山之下,安排重兵扼守,兩城成掎角之勢,遙相照應。”
薑維倒是手握羌人渠帥之手:“鼎中焚香,就此結拜通盟,如骨肉兄弟手足,另有慮否?”
“陛下,大將軍費禕所講非常公允。此時魏國司馬懿獨掌朝中大權,臣強君弱,曆經曹爽、曹彪、王淩、令狐愚謀反以後,魏國現在對抗司馬氏者必不在少數,可謂是社稷不穩,國政衰弱,不趁如此機會北伐,要待何時?”
“自此維與羌人皆為兄弟!”
後主劉禪馬上伸手攙扶夏侯霸:“甥舅儘管平身。”
費禕先是必定了薑維、夏侯霸所言有理,然倒是忽的話鋒一轉:“然,陛下,即便大將軍薑維及費禕在內如我等之輩,比於諸葛丞相何如?隻怕是天壤之彆,雲泥之分。即便如此,諸葛丞相屢伐中原,六進六出,又待如何?仍未能戡定中原!故,費禕以為,不若就此保國安民,療攝生息,靜待如同諸葛丞相般治軍治世能人呈現,當時再北伐中原方為上策。而此時現在,千萬不成希存幸運之心而依魏國之亂加以輕舉妄動。如果心存幸運,一旦挫失軍利,隻怕於國於民則為大害,追悔莫及!”
如此,夏侯氏為夏侯霸堂妹,堂妹所生之子,稱夏侯霸為甥舅,確為不虛,千真萬確之實。
後主劉禪見夏侯霸如此講,便就幾次點頭。
然自夏侯霸投蜀以來,薑維終諸葛丞相遺誌之心便不成按耐,早就於心中思慮多次,今聽聞後主劉禪問策,便就侃侃而談:“臣自漢中起兵,雖言北伐中原,然維並不向北出兵,而是提兵向西,一起經陰平到達曹魏隴右之地,此地乃羌人所管,而維出身天水薑氏,對羌人非常熟諳,故,維親身此地,說動羌人通盟,以羌人之兵為維羽翼,起兵直指魏軍,以蠶食之態慢慢截斷隴右魏境據為己有。如此三番,便可功成。”
夏侯霸聽聞,不由讚歎:“大將軍果得諸葛丞相真傳。”
彷彿很故意通之靈。
緣何後主劉禪手指季子稱夏侯霸為甥舅?
夏侯霸馬上躬身後主劉禪,左證薑維之言。
夏侯霸也不甘逞強,馬上端酒謝過薑維,也一飲而儘。
群臣皆目視後主劉禪,隻待後主劉禪口諭。
“夏侯將軍,切莫掛記,車騎將軍所掌乃是諸葛丞相活著之時所建無當飛軍,為人非常實在、慷慨,言語之間非常坦白,剛張將軍所言如有不當之處,還望車騎將軍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