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淩仍然心中憤然。
“然如此不守時令也就罷了,何如倒是狼狽為奸,私行竄改朝廷典章軌製,所頒法律更是朝令夕改,一違社稷實際,二不顧百姓存亡,乃至於朝堂同僚避之,百姓恨之。故至洛陽東市慘遭殛斃後,百姓卻無任何不滿,乃至於鼓掌稱快,灰塵落定之時,百姓如舊。此皆乃悖天意逆民氣之必得。”
王淩占卜結束仍然不放心,又出房門再觀星象,不錯,確是熒惑守南鬥之象。
已是嚇得魂飛魄散的楊康,馬上趕往司空府,去見司空高柔。
王淩看到此處,不由有些沉悶,但畢竟本身也是四朝老臣,這等事天然也分的清楚、看的明白:“雖是如此,但司馬懿實不該誅殺曹爽三族。”
恰是,占卜士東平人浩祥正在壽春一帶以卜卦為生,官方皆傳此人卜卦甚準,頗懂星象,在官方很馳名譽。
令狐愚暴斃前,忽接朝廷下旨,要令狐愚前去洛陽陳述兗州處所政務,而此時的令狐愚正與楚王曹彪打仗,得空顧及朝廷陳述政務之事,即安排其親信家臣楊康前去洛陽。
司空高柔如何也想不到謀反之事,故有此問。
當王昶嗅到伐吳戰機後,馬上上奏朝廷:孫權因南魯儲爭,為解熒惑守南鬥之凶,誅殺魯天孫霸,導致東吳社稷岌岌可危,應於此時起兵,攻伐東吳。
王淩昂首看時,隻見南鬥星旁,有一星極亮,一動不動,細心辯白,乃是熒惑。
“非,乃是令狐愚與多數督相約謀反之事。”
一邊是兒子王廣的泣血苦諫,一邊是令狐愚的俄然暴斃,讓王淩不由仰天長歎,沉悶至極。
三路雄師皆來勢洶洶,籌辦充分,士氣高漲,一時候斬殺數十員東吳大將,擊殺吳軍數千人,大獲全勝。
“乃暴貴者現。”
王淩不由大驚,馬上回房占卜。
“甚麼?你說甚麼?令狐愚暴病而亡?”
王淩聽聞,不覺大喜過望:雖與我所占卜稍有分歧,然起事討伐司馬懿,倒是擁立楚王曹彪為帝,此不恰是王者嗎?功成名就,不就是王者興嗎?
隻是令王淩冇有想到的是,機遇竟然很快就來了,且來的如此之快,而這麼快到來的機遇,恰是王淩所觀到的熒惑守南鬥之象。
浩祥聽完,心中稀有:“多數督,並不全對。”
征南將軍王昶出兵江陵。
王昶攻伐東吳,朝廷馬上下發調兵虎符,而王淩為何倒是被朝廷禁止?
王淩不由讚歎:“廣兒不愧為尚書檯尚書,很有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