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維哈哈大笑遂就躬身鐘會緩緩而言:“昔日,韓信不聽蒯通之說,而有未央宮之禍;大夫文種不從範蠡於五湖,卒伏劍而死,此為何也?皆因二人功勞卓越而不明世事,不曉得大功退閒的短長乾係也。如此功勞卓越蓋主倒是不思後退方致如此結局。若果二人有先見之明,得卓越功勞適時而退,豈不乃是明哲保身乎?今賢弟獲得成都,功如此卓越已是蓋過晉公,此時現在,賢弟何不上奏朝廷就此泛舟絕跡,登峨嵋之嶺,而從赤鬆子遊乎?如此,賢弟平生皆都享儘繁華繁華,夫複何求也?”
然,雖覺衛瓘言的有理,倒是皆都眼看檻車當中鄧艾。
衛瓘見轉眼之間鄧艾一句話便就了息了一場兵戈,且口中所言皆乃公理之詞,心中不由對鄧艾寂然起敬。
衛瓘心中不由閃過一個動機:“鄧艾必死!”
薑維聽罷,心中不由大喜:“鐘會如此放狂,恰是某家之計再推動之時,此時,某家若果激一激鐘會,則大功可成也。”
然,寂然起敬罷,倒是心中不由又覺寒氣逼人:“鄧艾若活,某家豈能活的安穩?”
鐘會、薑維如此大動靜一陣罵,不由轟動成都城中統統蜀魏將士,此中有鄧艾親信見鄧艾如此受辱,不由大惱:“鄧艾不管如何乃我大魏將軍,鐘司徒罵就罵了打就打了,而薑維身為蜀漢降將,現在倒是如此明目張膽的辱我大魏將軍,豈不是辱我等乎?”
鄧艾現在雖被鐘會一頓鞭打皮肉疼痛,目睹諸位將軍就要為其冒死,又耳聽衛瓘如此說,不由潸然流下淚來:“汝等皆為我大魏子民,若果就此動起刀槍,所傷者也皆我大魏子民,鄧艾如何忍心看我大魏子民自相殘殺?此乃一也,二,也確如衛監軍所言,某家去了洛陽必自辯與晉公,晉公睿智,想必也不冤枉某家…然,如果諸位將軍本日大起兵戈,隻怕便就坐實了某家謀反,某家另有何自辯之處?如此,且聽衛監軍之言,放下兵器,且迴歸各自營中。”
遂就從速喚薑維前來帳中商討。
衛瓘一句話,忽的提示鐘會,鐘會不由眼視薑維,薑維點點頭,鐘會晤薑維點頭,便就從速大聲命令:“速速把鄧艾父子押送洛陽受審。”
鐘會忽見鄧艾親信如此,不由大怒,忽的抽出腰間寶劍大喊:“哪個敢向前?”
然,薑維聽罷倒是連連擺手:“此皆是賢弟文韜武略而至,此乃賢弟當得也。如此,賢弟今已功成,何不就此效仿前人乎?”
然,此時現在,這個動機也是一閃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