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合葬罷諸葛瞻父子,不由墳前落淚:“想諸葛武侯多麼的威武忠義,未曾想其子孫竟皆折於某家手中,某真乃愧對彼蒼也。”
到了皇宮之時,見後主劉禪六神無主之態,無法諫言:“如此國危之時,當呼喚群臣大殿商討對敵之策。”
然,還未等群臣說話,倒是隻見兵哨竟然慌鎮靜張而進大殿當中:“陛下,大事不好,魏軍將至成都城下!”
遂就於諸葛瞻父子墳前又作一篇祭奠諸葛武侯祭文方罷。
不時,四位將軍團團圍住雒城。
又聽流亡返來的蜀軍又言魏軍如何殘暴,不由皆都膽戰心驚:“如果魏軍不日攻取了成都,我等哪另有活路?豈不一個個皆都冤死於魏軍刀槍之下?與其留於成都坐以待斃,不若就此離了成都逃命而去。”
鄧艾一陣衝殺便就得了綿竹城,遂就城中好生祭奠桓未,並就桓未英勇之事奏於晉公,晉公聽聞不堪感慨,遂就封桓未為智博侯,國養桓未老母。
四位將軍聽了,頓時躬身抱拳,便就各自引軍而去。
此時,隻聽滴漏滴落最後一滴水,恰好三個時候。
祭奠罷,鄧艾遂就站於綿竹城上,不由又感慨一番:“今艾曆經千辛萬苦,終得綿竹城,綿竹城內賦稅東西、輜重、戰馬無數,終可撤去陰平小道所剩兵士,皆都會聚於綿竹城內,若果某家再取了雒城,取成都則一往直前也。”
鄧艾手持雙刀威風凜冽立於頓時,大喊四位將軍威名。
不覺一個時候。
全城百姓驚駭當中,便皆都攜家帶口,推著獨輪車,悲聲大放,隻往深山當中藏身而去。
鄧艾看著雒城城上不竭揮動的鄧字大纛,不由停了手中鼓,大喊一聲:“果乃一場惡戰。”
不幸黃崇、張遵,本乃文臣,又非武將,如何能抵當的住鄧忠、師纂?
說罷,便皆立於城牆之上,隻命兵士死死戍守,待魏軍進犯之時,便以命相抗。
參軍黃崇、尚書張遵城牆之上看著雒城四周黑壓壓的魏軍,不覺淚流滿麵:“現在鄧艾勢在必得,我等本日皆折於雒城當中,隻是我等乃蜀漢忠臣,生為蜀漢人,死為蜀漢鬼,本日我等將成大義之舉!”
一句話,方提示惶恐失措的後主劉禪,遂就升殿,呼喚群臣大殿議事。
方纔擂鼓軍士見鄧艾親身擂鼓助勢,便就大聲呼喊:“大將軍親擂戰鼓助勢!”
然,因了人多,又有浩繁老弱病殘,一時之間,竟然因相互衝撞踩踏而死者不下百餘人,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