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互換了庚帖,排了八字,全麵後開端議親,訂婚…過程紛繁龐大,隻這些都不是兩個新人需求操心的。
周靖瑤同陳夢潔先去了號稱周北國第一古刹的鎮南寺,此處香火鼎盛,前來拜佛的香客,熙熙攘攘,絡繹不斷。
本年,她本來不籌算插手的,可陳夢潔卻歡樂非常,一早便拉著她梳洗,換衣,隻是當那些姹紫嫣紅的服飾一一擺放在她的麵前時,她卻再提不起一絲的興趣來,恰好挑了件月白的素衣,與她以往的氣勢實在不符,卻叫她感到莫名的溫馨。最後還是陳孟潔看不過眼,愣是給她套了件海棠紅的長褙子,這才作罷。
傳說,三月三日是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曾經有個酸儒墨客,靠著臆想,賦詩一首,“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裡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塵凡匝地揚。”
傍晚時分,華燈初上,夜色微涼。
待陳夢潔打扮完,周靖瑤及隨行的兩個丫環一同出了門,出行的馬車早已備好,門房的家仆見兩人穿過影壁,從速拿出備好的車凳,放在一旁。待兩人踏著車凳進了車廂,周靖瑤淡淡叮嚀了一聲,車伕一揚馬鞭,馬車便“噠噠噠”的跑了起來。
此時的韶河,圍滿了放花燈的男女,他們一改昔日嬉笑玩鬨的態度,無聲的放走了手裡的花燈,虔誠的閉著眼睛,許下一個一個誇姣的心願。
圍觀的嬉笑出聲,惹的翠竹雙頰似火,美目害羞,抽過葇夷,惱著嚷她:“你這地痞,淨會說些渾話,我…我本日非打你不成。”話落,舉手便打。
幾個丫環站在樹下,圍著看花,滿眼皆是讚歎。
不知是誰先撲滅了第一盞燈籠,便見韶河岸上的男男女女,一人手持了一盞花燈,星星點點的燭光堆積在了一起,與天上的星光交相輝映,好似兩條銀河會聚,美的竟也有些不似人間炊火的殘暴。
就如許苦捱了半日,目睹著日頭西斜,天氣也垂垂的暗了下來,北方的錦江雖到了初春,卻還是晝短夜長,看著方纔落下了日頭,無知無覺間,便暗淡到隻能看清天上的月光了。
兩家忙繁忙碌的間隙,光陰也在飛速的流逝,不知不覺的就到了三月份。提及三月,就不得不提它的第一個節日,三月初三,女兒節。
且不說自訂婚後草木皆兵的周家,單是康鶴軒這邊,大能夠做個甩手掌櫃,讓上麵的人自去馳驅,卻一變態態的事必躬親。上至綾羅綢緞,下至頭麵金飾,無一不詳確,無一不精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