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霸天下_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因為水流的感化,浮橋呈半圓形,看上去活像一個拉滿的弓,一個很大很大的弓。

華安策馬與王三等人行走在汝水邊上,看著澎湃奔騰的沔水,表情頓時大好,和江水下流的寬廣比擬。沔水顯得窄了很多,但沔水作為江水最大的支流,比江水更疾,在氣勢上涓滴不輸江水。

蜀軍采納哪一種戍守戰略,華安不得而知,但非論蜀軍采納哪一種戰略,華安都不驚駭。

站在浮橋的中間向兩岸看出,感遭到的是巍峨和壯觀,讓人的氣度頓時變得寬廣起來。

華安點了點頭,策馬沿著浮橋向對岸的襄陽城進發,因為浮橋是浮在水麵上的,遭到沔水的感化,以是很不穩定,策馬走在上麵,不免會有些搖椅晃的感受,戰役地比起來,走在這上麵實在是太驚險刺激了。

“大哥,浮橋的寬度恰好,我軍統統的人馬和設備都能通過浮橋,現在就開端吧!”王三開口建議道。

華安本來的籌算是操縱主力雄師突襲,快速破城,但疇火線標兵傳回的開端動靜,華安感覺,南鄭城池堅毅,不是短時候能夠攻破的,因而,開端動手研討多種進軍計劃。

若蜀軍將領將沔陽、城固的主力,全數調往南鄭,仰仗堅毅的城池,恪守待援,則為下策,華安最巴望的就是這類環境,固然如許一來,蜀軍集合了兵力,南鄭更加難以攻破,但同時,蜀軍也放棄了周邊統統的城池,本身讓本身成了北伐軍的甕中之鱉,城池被攻破,不過是遲早之事罷了。

很快,華安一行人,便通過浮橋到達了樊城對岸的襄陽城,通過切身的體驗和察看,華安對浮橋的承載才氣,有了一個根基的體味,下一步便是讓雄師分批度過沔水了。

華安按照火線標兵探查到的環境,起首指定了第一階段的詳細行軍線路,而後,號令,雷暴的一萬馬隊先行,鐵牛的一萬牲口化步兵隨掉隊發。趙武的一萬牲口化步兵,則與火線的輜重營等人馬一同業進。

在安康城的北伐軍中軍大帳中,北伐軍主將華安正在研討突襲漢中郡的打算,因為梁州的治所和漢中郡的治所都是南鄭,也就是說,州城和郡城是同一座城池,這就給北伐軍的打擊帶來了應戰。

漢中郡的治所和梁州的首府都在南鄭,間隔安康城都隻要一百餘裡的路程,馬隊突襲一日可達,華安的畜力化步兵,也隻需求兩日便可兵臨城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