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將益州交給了鐵牛,將梁州交給了雷暴,這兩個小子,都快與本將平起平坐了。”華安輕聲說道。
華安聞言,輕聲道:“你說的這些,本將何嘗不明白,不過,眼下我軍與燕代聯軍主力正在對峙,本將若與朝廷鬨翻,則得利的必然是燕代兩國,大晉經曆王敦、蘇峻之亂,已經是元氣大傷了,顛末這麼多年的堆集,總算規複了一些元氣,若再次產生內鬨,這麼多年的堆集就又白搭了,本將可不想成為汗青的罪人啊!”
王三聞言,點了點頭,表示承認。
華安看向張育,輕聲道:“你讓本將對朝廷的決定有所行動,莫非不是讓本將背叛嗎?若非如此,你另有何奇策?”
幸虧華安早就在鄴城當中安插了大量的標兵和聰士,這些標兵和聰士已經在鄴城當中餬口的好幾年,與鄴城的百姓早已融為一體,乃至,魏國重臣的府邸也有華安調派的標兵和聰士,而這對華安把握魏國的靜態極其首要。
張育聞言,眼睛睜得老邁,驚奇道:“將軍,梁州和益州是將軍起步時的根底,現在根底被朝廷拔掉,就如同釜底抽薪普通,這如何能是小事呢?”
“大哥。蒲洪參與掠取傳國玉璽。可見其有大誌弘願,現在,讓其占據冀州四郡。如果養成了力量,對我大晉但是大大的倒黴啊!”王三擔憂的說道。
華安說的一點冇錯,比來幾年,華安固然兼任都督梁州和益州的軍事,但並冇有在梁州和益州的軍務上花操心機,而是將這些軍務都交給鐵牛和雷暴全權措置,與現在朝廷讓他們都督梁州和益州軍事,是冇有太大辨彆的,獨一的辨彆,就是華安之前有權變更梁州和益州的軍隊,而現在,卻冇有變更的權力了。
“將軍,這招以退為進,必然能夠震懾住朝廷的士族大臣,讓他們心驚肉跳,將軍還是考慮一下吧!畢竟,除了此計,部屬實在想不出甚麼更好的體例了。”張育抱拳說道。
“大哥,據標兵回報,蒲洪帶領麾下雄師已經度過黃河,並持續占據了清河、平原、樂陵、渤海四郡。”王三奔入華安的中軍大帳,大聲彙報導。
張育思考了半晌,抱拳道:“將軍能夠以退為進,主動辭去統統職務,向朝廷施壓,讓朝廷明白將軍的氣憤,若將軍如此做,朝廷的那些士族大臣,必然心驚肉跳,就算不收回成命,也不會做出進一步的行動了。”
最首要的是,鐵牛和雷暴這麼多年一向戍守益州和梁州,並冇有多少建功的機遇,華安對他們又虧欠,現在,朝廷給他們升官,華安感覺本身不該該反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