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的菜裡有一味“紅香豆瓣”,有盤子大小,中厚邊薄形如鍋盔,完整一塊,色彩玉白帶紅。這位靈烹妙手將之噴了烈酒在真火灼燒的厚底烏金鍋中煎烤,調味隻略灑了些青鹽粉。用筷子扒開焦脆的大要,內裡一陣熱氣冒出和著鮮汁滾落,肉絲纖長,膠質鮮潤溶於口中後所裹肉絲又略有嚼勁,且越嚼越香。
取了“炣蠶絲”跟貉絨獺絨之類一起拈了線,織成色彩不一大大小小幾雙襪子,各自繡了花腔上去。另用之前做衣裳剩下的瑣細皮子做了賈蘭的小皮靴,又取了靈烹宗內現成的靴子絮了毛皮出來。本來賈蘭隻在屋裡呆著,有陽春陣在,本不必如此大費周章。隻是現在他見了幾次老爺,言語清楚甚是令人驚奇,即便先生不收他,隻怕今後出入外書房次數也會增加,這些便不得不備下了。至於府裡的分例,饒是當作鳳凰蛋的寶玉還時不時病上一場,且不說另有老太太太太的極力補助。既有,為何不消,李紈是忙得心安理得。
看著當真讀書的賈蘭,李紈策畫著得給他做些禦寒的物件,當然不是淺顯的大毛衣服之類,這些他現在也是這地界獨一份了。她是想起珠界裡有些暖性的質料,比方她平常放在床頭安魂木機上的玉杯,放了水出來,甚麼時候喝都是溫乎的。想好了也得等早晨再說,便捧起手裡的陣法文籍讀起來。素雲等人出去服侍時,一旁常嬤嬤衝他們使眼色,往裡一看,便是李紈母子倆各捧一書,據案而讀的模樣,世人都抿嘴樂。
終究都清算伏貼,來回點算再無疏漏,方清算了東西去貪吃館庫內廳逛。依著李紈的心機,正巴不得取個離火陣出去用,省地生炭爐另有爐氣。隻是這東西不好粉飾,這滿院子的婆子丫環的,隻好作罷。
這處所也是新清算的,入了冬一天冷似一天,李紈在珠界裡過慣了,天然不想拚集。先找人量了這炕邊窗子的尺寸,將兩扇窗屜的大小換成了玻璃的。想夏季在這裡盤桓時候最多,又換了新的炕,這雖叫炕帶著火,實在不過是木榻罷了。新換的比舊的大出一半來,又可著炕布了紫檀雲鶴紋落地罩,配上炕櫃炕幾炕桌。這剛初冬,鋪的絲綿漳絨褥子,設了靠背引枕也都是絨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