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見閆嬤嬤從東屋出來,李紈便讓她進西屋說。進了屋,閆嬤嬤從袖裡取出一個青皮小承擔來,翻開了取出一本薄薄的冊子,平常書籍大小,李紈便知是那畫本的模樣了。
素雲取了青瓷大勺來,給大家都舀了一碗,碧月又端來兩個半尺來長分作四格的料盞,分放在桌子兩遍。李紈笑道:“你們且嚐嚐這菊香鱖魚鍋,若感覺口淡,這是蘸料。有辣醋,甜醋,酸柚汁子和蝦油淡鹵,本身選吧。”
世人坐定,李紈笑著讓碧月點著了火摺子往那罐淨水上一晃,便燃起了幽藍的火焰來。再將煮沸的紅銅鍋端來架在架子上,先下了炸做金黃的粉絲,再是油條段,然後是再用長竹筷下鱖魚片,悄悄扒開以免粘連,一股濃香從鍋中逸出,奶白的湯再度沸起時,稍待半晌,撒入新奇菊花瓣,一時暗香四溢。幾人都抿著嘴快盯著碧月的行動,常嬤嬤和素雲返來回話都未看一眼,李紈看了不由莞爾。
且說李紈出來籌措,先叮嚀小丫頭把兩個炭爐生了,又對常嬤嬤道:“嬤嬤你取二兩銀子去廚房,跟他們說要最肥的鱖魚兩條,一斤以上三斤以下的。若這會兒冇有就從速給我買去。都剔了肉,魚骨魚頭熬了湯濾淨了拿沙鍋盛了;淨肉都批成兩分厚的肉片拿瓷盤裝了一起給我送過來。另要油炸的粉絲一碟,油條一碟,這兩樣都要炸的焦脆的。再取一個三格的小籠屜和薑絲來我有效處。嬤嬤可記清了?”常嬤嬤又學了一遍,便自去了。
常嬤嬤便叮嚀了廚房的婆子讓帶話歸去了。又對李紈說:“奶奶,廚上說這些東西要不了那麼些銀子,有一兩便充足了。”
李紈道:“我身邊倒是這個多,便給這個吧,也好照顧。本說好一則一百文的,我看這擬了兩百個了,便先給一半定金吧。”閆嬤嬤見勸了無用便收了金瓜子退了出去。
李紈又轉頭叮嚀碧月:“把那壇桂花釀篩一壺出來略燙一燙拿來。”回身笑言:“今兒歡暢,你們還小,可不敢給你們喝酒,這是和了桂花釀的甜醴,能夠略微喝一點。”
閆嬤嬤道:“奶奶要看這模樣行,倒也不費多少時候,那些故事找人拆了細寫,一天便能得二三十個,不過是畫的費些時候。不過有了拆好的故事,看了再畫,也不如何費事了。尋了四小我畫,如果先交一半的話,約莫一個多月不到兩個月便有了。”
小丫頭洗淨了一鍋,上頭坐上籠屜。李紈便叮嚀素雲翻開那盒子取元貝出來,淋了黃酒薑絲上鍋蒸。世人看她取出來的元貝竟有杯口大小且光彩金黃,內心都一呆。李紈看看時候還早,叮嚀小丫頭看著火,本身回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