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管北狄還是西戎少數民族,都餬口在草原和戈壁之間苦寒之地,早對中原肥饒地盤垂涎已久,傳聞中原人文弱好欺,就是人多勢眾罷了,一向都有了進兵攻打中原之意,如果大隋真的有此弊端,那麼草原部落還真有機遇攻入中原去。
不過,西域一些小邦的兵力,多用於管束陽關的隋軍,真正的突厥主力,卻在玉門關北部一帶迴旋,虎視眈眈,時候籌辦南下撕破玉門關,一起南下,攻入中原要地,兵臨關中。
在他的身後,有很多隨行的突厥部落酋長、王公大臣、軍事首級等,名字音譯過來有阿塔格(部落頭領)、塔伯克(總兵)、奧爾達巴什(大臣)、塔爾罕、俟利發等等。行軍體例,參考了匈奴的一些舊製,比如有擺佈穀蠡王,葉戶、大將,多數尉,大當戶,骨都侯,以及千夫長、百夫長、什長等。
至於虎師,則是可汗的親衛軍,隻要兩萬多人,戰役力最強,精銳中的精銳,相稱於中原皇室的禁軍,普通並不衝鋒陷陣,多是跟從可汗身邊庇護安然,除非可汗交戰,他們纔會跟從衝殺,但大家都是百裡挑一的懦夫。
步迦可汗點頭道:“此計甚好,大隋厲兵秣馬二十年,兵精糧足,練習有素,設備精美,的確不是一朝一夕能擊敗的,如果能不竭蠶食,一點點吞掉隋軍的主力,便能夠耗損大隋國的國力”
就在這時,有傳信的馬隊疾奔而歸,大聲稟報:“可汗,大隋軍已經不敵,正在撤退,穀蠡王和葉戶要求可汗增兵,一舉圍殲隋軍!”
祿東讚順承著說:“可汗所言極是,大隋立國二十多年,襲承北周之製,這些年國力鼎沸,光幾大糧倉的儲備,傳聞已經充足數十年利用,但是據我派族人入隋考查,發明百姓卻仍然費事,一旦某地呈現蝗災、水災,頓時餓死數十萬人丁。”
不過,在隋朝開皇初年,被隋文帝和長孫晟施了反間計,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以阿爾泰山為界分立,這大步迦可汗,原名為達頭可汗,是西突厥之主,但是東部的突厥主啟民可汗投奔大隋以後,都藍可汗又身故,他便以武力同一東西兩部,再次整合為一。
突厥人是個異化民族,並非單一種族,發源於西海之東(今鹹海),屬於白種人和黃白混血種人,是匈奴、鮮卑、柔然以來又一個首要的遊牧民族,遍及身材魁偉,高大力壯,長於騎射,桀驁不馴,不竭向東遷徙,前後破鐵勒,敗柔然,逐步征服大興安嶺到裡海之間的廣漠地盤,成為草原上最強大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