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韓馥驍將俞涉,見潘鳳請命,亦不甘掉隊,起家道,“吾願同去,助潘將軍一臂之力!”說罷,二人手持兵刃,走出營帳。
因聞雅禁止,故使曹操並未揭示其“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的梟雄之誌,汗青的年輪,一點一點地偏離著軌道……
關羽、張飛二人見狀,相視一眼後,皆是意味深長地點了點頭。
寨前,華雄立馬提刀,大喊,“爾等鼠輩,可有人敢應戰!”
次日,十八路聯軍議事廳內,盟主袁紹坐於堂上,表示曹操、孔融等諸侯儘數落座,而曹操身後,聞雅一身戎服立於其旁。
機會終究到了,骨戒裡的我看到這一幕,對聞雅喊到,“雅兒!”
夜,靜的深沉。滿天繁星,似因才子所泣,變的暗淡無光……
公孫瓚話音剛落,帳在一傳令兵跑入營帳單膝跪地,“稟報將軍!賊將華雄於寨前應戰。”
貂蟬聽後,雙眼微紅,躊躇半晌後,便屈身向王允施禮,“貂蟬承蒙父親恩養,訓歌習舞,優禮相待,此等恩典,雖粉身碎骨,莫報萬一;現在國度興亡期近,百姓有倒懸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若捐軀貂蟬一人,能挽救這天下百姓,貂蟬定當萬死不辭。”
“報!潘將軍、俞將軍被斬,華雄仍在叫陣!”
帳上袁紹見狀,擺了擺手道,“夠了,此次聯盟,隻為討伐董卓奸賊,其他之事,不便多議。我軍已於汜水關逗留多日,未能寸進,諸位可有良策破關。”
貂蟬聞言,低頭不敢望著王允,細細輕語到,“此曲乃望德公子臨走前所奏,非蟬兒之作,蟬兒隻是憑感而仿,實不能得其半分神韻。”
過後,貂蟬伏於妝案前,望著聞雅留下的紙鶴,一臉密意,自言自語道,“望德公子,你現身在那邊,可曾念得蟬兒……”隨即,貂蟬便發明紙鶴上彷彿注有書文,立馬折開紙鶴而觀。
聞雅去後,關外頓時鼓聲大振,喊聲大肆,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諸侯借驚。半晌,聲停,帳外士卒大喊,“顧欽回營交令!”
一旁的公孫瓚提道,“這汜水關內稀有萬精兵駐守,守關大將華雄,更是不成小覷,昨日鮑將軍的弟弟便是被他所殺,孫堅將軍也敗於其手,至今下落不明,當下我軍士氣降落,如果強攻,恐怕會喪失慘痛。”
貂蟬強忍心中之緒,對王允說道,“父親何必如此,當年若非父親相救,怎有本日的貂蟬。現在天氣已晚,亭上甚是寒涼,蟬兒這就送父親回房安息。”說罷,便攙扶著王允向臥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