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彌聽罷啟事才放下心來,忙轉頭看了一眼拉貨的青牛車,下一處便是去炊事所送下了“佐料”的美酒以及海產,也是他乘機動手的處所之一。便向大師拱了拱手,謝道: “多謝哥兒幾個提示,我記下了。”進入炊事所後,張彌不慌不忙將十幾罈子上等的米酒與海產與管事的交割結束,領了銀子,即叮嚀跟來的兩個高美人伴計立即拿了貨銀回沙蘭渡口,本身則留下來商討下回合作的事情。
再說張彌靠著一袋子寶貴珍珠,從城門守將一起賄賂至王宮門口的守門嘍囉,很快便見到了專管宮中貿易的“回圖使”,“有錢能使鬼推磨”,那官員受了一柄玉快意、一株南海珊瑚,便眉開眼笑地大開便利之門,先安排酒飯令之一飽,另派了幾個宮中雜役將張彌引入王宮以內,將一車貨色一一分類,交割與各處殿宇利用。張彌隨宮人各處閒逛了一通,發覺宮內的保衛職員及排班減少了一倍不足,料定必定是分去了外班,不由心中暗喜。那宮廷雜役們多是契丹朱紫的仆從,在宮廷內隻不過是混一口飯吃罷了,並無甚麼保密認識,見張彌費錢渙散,做人風雅,便把宮中秘事當笑話、閒談普通說給他曉得。
契丹人自古崇拜太陽神,那東丹王耶律倍便挑了日頭正猛的中午,與盛裝的王妃同乘玉輅金帷車,走禦街與民同樂,康王耶律阮亦領兵陪侍保護擺佈。張彌探聽得午後另有大型歌舞宴飲,又有群臣及各方使者前來道賀,便廣實施賄,以擴大貿易為名要求留在宮中觀禮。那管事的見張彌脫手豪闊,覺得是個行商界的大鱷,便起了放長線釣大魚的心機,因而順水推舟,承諾了張彌之請。
“王宮內有刺客放火!”張彌一臉烏黑,揪住一樣狼狽的膳所管事叫喚道,“這火是從膳所燒起來的,大王回宮後,必然會查明啟事重重定罪的,大人可要早作籌算!”
“官人彆問了。現在康王殿下親身調了兵來,大師就猜到要有大事產生;不是出在宮外,就是宮內要出事兒。”雜役甲擺擺手,奧秘一笑,一副幸災樂禍的模樣,“可歎康王大人雖是個有才氣的,長得又好,卻少了點兒運氣,生錯了肚子投錯了胎。新國主現在繼了位生了兒子,前太子還會有活路嗎?上回六月間大王去打獵,受了傷返來的,宮裡一向封閉著動靜,打量著大師不曉得是那邊的人做的功德,卻連個屁都不敢放!”
“莫非是要和南邊的漢人兵戈?”張彌輕聲探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