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國色_第四百二十六章 勁敵(大家新年快樂)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在河北岸高地之上,李重九見到夏軍這群體喝彩的一幕,不由神采一變,自顧言道:“竇建德的夏軍,果然不比普通的義兵,雖不見得有多麼英勇善戰,但全軍高低戰意如此昂揚,真乃是勁敵。”

“是用心勾引我軍深切,半渡而擊,毀滅於河灘之上。”王伏寶嘲笑一聲,“殊不知背水一戰,越戰越勇的事理。”

這支搶先渡河步兵,手持著鐵矛,步槊,清一色的大櫓,披側重甲,明顯是為雄師渡河,在灘頭之上,豎一堅毅的陣地,策應夏軍的雄師渡河。

此時十月暮秋,北風蕭蕭,易水寒徹。士卒固然下水前,儘數喝了一大碗精緻的烈酒,但還是凍得神采發青,嘴唇發紫。

太子丹為何於南易水送彆荊軻,因為此地乃是燕國邊疆,一向乃燕趙之分野。

世人紛繁言道,王將軍疇昔了。

急如驟雨的戰鼓聲響過,夏軍士卒都是抬起了頭,隻見河岸邊,幽州軍步地,開端有了竄改。

終究左數第二列的浮橋搭上了的易水北部河岸。

易水北岸,王馬漢見到敵軍六座浮橋進度敏捷,最快的一浮橋,幾近已快將木板達到了對岸。

契丹白狼水之敗,竇建德早有耳聞,故而出兵之前,特彆多打造了三千張大櫓,巨盾,旁牌,以及一千具的鐵甲,以加強士卒身上的防護。

易水南岸近十萬夏軍,一併拔刀向天,齊聲大喝言道:“威武!”

幽州軍,這邊王馬漢見敵將威猛,不由大怒言道:“阿誰王八羔子,粉碎老子的大計,取我的大斧來。”

在王伏寶的奮戰之下,又是三道浮橋一併修好,上千名夏軍士卒在河對岸獲得了安身之地。

見之一幕,河岸劈麵的夏軍一併喝彩,助勢的戰鼓聲,咚咚的響起。易水河麵上幾十具墜落河中的屍身旁,浮橋上響起了腳步聲。

隨即眾士卒們一併刀劍拍擊著盾牌,齊聲號令,頓時聲作驚雷,伴跟著戰鼓,為北岸的袍澤助勢。

哪知究竟卻出乎王伏寶的料想,幽州軍,將大盾豎起,全軍不進反退,向後退後了三十步,給河灘畔空出了一處六十多步長的灘塗,留之夏軍。

在王伏寶的鼓勵之下,夏軍五千鋪橋士卒加快了行動。

隻聽王伏寶一聲大喝,如同天神下凡,殺入了幽州軍步地當中。

噗通噗通,夏軍的步兵慘痛的在泥水當中跌倒,給身著草鞋的幽州軍步兵上前,數槍就是一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