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藝戰死的動靜,亦是傳到竇建德的耳中。
張玄素上前稟報言道:“主公,此乃是高士興將軍,彈劾羅將軍的奏章,言他不聽軍令,違背陛下的旨意,不駐紮於鄚縣,而輕兵冒進涿郡,乃至於敗北,折損我軍銳氣。”
現在竇建德倚重張玄素,言聽計從,宋副本自是不歡暢,常常在竇建德麵前誹謗本身。
竇建德將高士興的奏摺拿到手,歎了口氣言道:“人都死了,還提這個做甚麼,羅成此人非常勇猛,折在了幽州,朕實是肉痛。”
劉武周言道:“不錯,但李重九占有我雁門之地,並數度攻伐我軍,此仇不報,我豈有吐氣揚眉一日。此番與竇建德商定進兵,乃是我報仇雪恥之時。”
當然若遵循過程而言,從官方百姓的角度看去,郭孝恪因正麵不能取勝,以卑鄙的手腕害死了羅成,實是奸賊。
宋金剛亦是長歎一聲,確切自處羅可汗,放棄東征的打算後,劉武周在突厥的職位是一落千丈,本年戰馬,外相的支撐,比之也是少了很多。
劉武周哈哈一笑言道:“我還信不過你嗎?儘管說吧。”
定楊可汗的大纛,直立一片山穀之上。
宋金剛言道:“我軍分兵兩路,可汗率主力攻打崞縣,而我率一軍攻擊靈丘,飛狐二縣,絕飛狐陘要道,如此能夠令雁門郡,首尾不能相顧。”
張玄素看竇建德的神采,見對方沉默了一陣,言道:“當年若非有東海公,那裡有本日的竇建德,高將軍的事,我曉得了,今後再措置,臨陣換將,對軍心也是倒黴。”
宋副本乃是竇建德起兵時謀主,獻計安定河北,破薛世雄,勸進竇建德稱帝,都有此人的功績。但宋副本矜持功高,故而麵麵說話不給同僚部屬留餘地,乃至竇建德麵子也不給。
不過郭孝恪帶著羅成的屍首,返回刺史府,之前質疑他的眾將,卻冇甚麼好神采。羅成雖是仇敵,但堂堂正正殺敵,涿郡一戰,即便身為敵手,也為其勇冠全軍的勇猛愛護。
雁門郡。
張玄素不由暗歎,這位主公各方麵皆足以稱得上一代梟雄,但竇建德也出缺點,就是太重交誼,特彆對同親舊部過分刻薄,乃至放縱,故而有點婆婆媽媽之感。
何況羅成不但僅是竇建德軍中驍將,竇建德此番出征,打出的標語乃是為羅家父子奪回幽州故地而來。羅成一死,竇建德那裡另有話柄能夠依持。故而能夠見的郭孝恪之功,多麼了得。
竇建德聽張玄素闡發,恍然大悟言道:“張愛卿,朕聽信旁人之言,差一點失了計算,那你說我們該如何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