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彥博言道:“魏公攻打洛陽,勝負未知,若勝者魏公可進取天下,若敗者,我軍當即棄之,恐為彆人說我們見難而逃,不過此事不急可臨時擱下,不過王珪之言,有勸進之意,不知上穀公意下如何?”
固然這一次攻打山西,劫奪甚豐,但這乃是未經刺史府,郡守府合議的裁軍打算。
而李唐傷亡遠在李重九之上,李唐不但喪失太原郡,河東數州被洗劫,連太原道行軍總管殷開山都戰死,不過李世民卻將河東呂崇茂,堯君素兩個隱患消弭。何況河間郡王李孝恭,在川蜀連下三十餘郡,遠遠可抵消太原郡的喪失。
但幽州也分開尉遲恭,但兩下相較,李重九隻能從權,讓尉遲恭率五千武衛軍駐紮太原。薛萬徹率三千萬勝軍,暫駐汾陽照應雁門,太原二郡。
溫彥博也很委宛隻說是建議,畢竟是否要認宗,還是要看李重九的意義。而李重九卻考慮是,畢竟本身一脈出身山賊,真正出身早就不曉得了,此事也需問問李虎的意義。
當日晉陽宮之宴,李重九,蘇素與太原郡士族們相談甚歡。晉陽宮夜宴以後,溫彥博,姬川二人一併前來,恭賀李重九收得王珪。
現在天下人的目光,都放在中原李密與宇文明及爭奪洛陽之戰上,而西梁後輩蕭銑荊襄於起兵,於江陵稱帝,自稱梁王,囊括數十州,天下六分已居其一。(未完待續……)
商定以後,溫彥博當下在晉陽張榜,除了在逃的俘虜外,其他李唐家眷皆可聽任自有,情願居住在太原的,就居住於此,從後毫不究查,情願前去長安尋其親眷的,就固然前去。
晉陽城破後,李重九俘虜了齊王府護軍李思行,齊王府戶曹軍人逸二人,除了他們以外。李淵從晉陽起兵時,很多功勞之臣的家眷都留在晉陽,這些人要如何措置,倒是一個困難。
現在來太原郡在朝一番,肯能夠勝任,何況他與李重九普通都是太原郡本地人,在本地很有人脈。李重九仍讓蘇素身兼上穀,太原二郡郡守,本來的上穀郡郡丞趙萬三,為雁門郡郡守,分擔蘇素之職。
溫彥博言道:“部屬已查實過了,此人確切出自中山李氏,要曉得中山李氏之祖李齊,趙郡李氏之祖李牧,乃是親兄弟,當年秦滅趙,趙主中反間計,殺良將李牧。自毀長城,趙人竊恨之。”
不過這個期間,風行大家往本身臉上貼金,泗水亭長劉邦,乃是魏國大夫劉清以後,楊堅追溯,乃是東漢太尉楊震以後,李淵自稱為西涼天子李暠以後,究竟上,三人祖上是否真是如此,都另有待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