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國色_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檢視農田後,李重九讓高句麗的鷹擊郎將。將他府內的六百青壯招來檢閱。

二人見李重九對於高句麗府軍如此正視,皆是大喜。在李重九眼底,高句美人如此下去,會慢慢為漢人異化,信賴不消幾年,他的麾下就會呈現,如高仙芝,王思禮般的高句麗名將。

故而高句美人圍壩種田以外,並還自發地修建起了寺廟。但伴隨李重九所來的姬川。一臉不屑對高句美人這類民風很有微詞,用他的話來言,就是高句美人多淫祠,並同川而浴,共室而寢。

故而禦夷鎮四周幾個鄉村,皆是民風淳淳,很有世外桃源之感。漢人的安居樂業,即是給高句美人很好的仿照,高句麗對穀民的稅賦很重,人稅布五匹,穀五石,十人則共粗布一匹(注一)。這裡則是全無稅賦。

因為之前李重九感覺蒙館,縣學,郡學三級跳的路程太長,故而截短,隻需兩級,也就是蒙館即取縣館,三年肄業以後,擇優者可入郡學。

所謂淫祠就是多神信奉,高句麗信奉甚多如甚麼國祖神、隧穴神,大家皆信奉多個神明,幾近到了見神就拜的程度。

並且雖是高句美人以農為主,漁獵為輔,但收成卻未幾,故而官方百姓皆是風俗節食,但禦夷鎮如此豐美之地,與遼東苦寒之地比擬,這裡幾近就是天國了。以是李重九擔憂高句美人的動亂,並無產生,他們很多人都有乾脆棄了遼東。在此安居樂業的籌算。

注一:出自隋書傳記四十六(未完待續……)

在此屯墾的漢人,偶然也稱山穀中這幾條河為桑乾河,就是桑葚成熟的時河水乾枯的意義。

當下這三十人,皆被分派到各縣,先充當書辦,捕快之職,讓他們慢慢適應。當然李重九也不想一下過分激,以是也冇有製止士族豪強為吏。

周旭言道:“根據上穀公之前安插,這幾年來我們在懷荒,禦夷二鎮,皆開端了縣學,懷荒鎮縣學已有兩年多,到了本年六月便可肄業門生五十人,到時這些人部分可升至郡學,至於禦夷鎮,以及上穀郡各縣學,都隻要一年,尚不敷以肄業。”

李重九檢閱的目標,一來是見地一下高句麗府軍是否能夠一戰,二來也算熟知高句美人的戰役力,以將來與高句美人作戰。

李重九特地從上穀郡,涿郡,安樂,遼西四郡當中,遴選了一番。將這三十名學子,分派十五名至安樂郡,這安樂郡李重九客歲剛纔高開道手裡奪得,乃是方纔從戰亂中規複,百姓不過兩萬多人,百廢待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