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時春(強娶記)_49.賞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即便一開端,父皇還對淑妃存著逢場作戲的心機,但這麼多年疇昔了,淑妃一貫的靈巧馴良解人意,恐怕也讓父皇對她有了一些至心……

老侯爺拉住軒王的手,高低打量。都說外甥肖舅,這孩子和秦東年青時有九分像。五官長得神似,隻要下頜不似秦東那般棱角清楚,而是比較圓潤,隨了他的父皇。氣質上,秦東更具武將的剛毅豪宕,而軒兒卻有一種渾然天成的霸氣。

恒帝二十八年秋,十月十二,夏璟軒乘船離京。

當時父皇慈愛的將他舉起,抱在膝頭,展開他的小手,將玉笛悄悄攏進他的掌心。

這是六歲生辰時,父皇送給他的禮品。

《將軍令》一遍遍迴盪在江麵上,夏璟軒想起了那小我,阿誰奉告本身“君子比德於玉,曲賦令人忘憂”的儒雅帝王;阿誰把本身抱在膝頭,手把手教本身吹笛的慈愛父親;阿誰辰月宮中,吹奏出淒美曲目標孤傲側影;他眉間模糊透出的淡淡哀傷,他眼中一閃而過的淚光,他常常強顏綻放的悲苦的笑,他對自在的巴望和對誇姣餬口的神馳……

“隻是兒臣將父皇母妃留在京中,單獨一人去逃命,恐屈辱了夏家的威名。”

笛聲蕩氣迴腸,在空曠的水麵上久久迴旋反響。如同千軍萬馬狂卷而來,將軍身先士卒,披肝瀝膽,一騎絕塵,以雷霆萬鈞之勢,萬軍叢中取大將首級……

白叟家中氣實足,聲如洪鐘,話語渾厚有力,擲地有聲,惹得兩方將士紛繁側目……

恒帝喜絲竹、精樂律、善曲賦,對笛音尤其愛好。每日晚膳以後,便教兒子學笛,夏璟軒聰明,兩年的時候,便已初通樂律。

秦老侯爺俄然緊緊的抱住了夏璟軒,將頭埋在他的頸窩裡。

“軒兒,你怪父皇了吧?實在, 讓你分開都城, 父皇也捨不得。”

一貫遇事沉穩、老成慎重的東兒,見到本身,卻像孩子一樣飛奔而來,跪在本身麵前,泣不成聲。那天,他也是著一件淡色長袍,滿身沐浴在霞光當中。

光陰彷彿回到了二十多年前,也是如許一個暮秋的淩晨,本身的東兒,阿誰從小就讓他引覺得傲的宗子,二十二歲的少將軍,從邊關大勝而歸,乘船回京,接管天子的封賞。

***

本身也像如許,親身迎到船埠。

定國侯秦飛鴻見外孫飛奔而來,跪在本身麵前,一下子愣在當場。

秦老侯爺聽了,欣喜的拍著外孫的後背,朗聲大笑。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