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後羅皇後暴斃,薑衍去了紫芝山,朝中眾臣對聖元帝行事很有微詞,皇室名譽一度跌入穀底,聖元帝考慮之下,便又動了心機,想要請出三公,借三公在天下文人士子中的清譽和名譽來停歇流言,這一次,倒是被謝琳攔下的。
及至厥後多次派人刺殺薑衍得逞,薑澤心中的各種情感儘數化為了憤怒和不甘,對於薑衍的存在,隻剩下耿耿於懷和刻骨仇恨。
昭興帝胸懷開闊喜納賢才,曾前後三次派人親赴紫芝山請三公入朝,可三次皆被三公婉拒。當時有很多人都為三公的公開拒上捏了把汗,也有很多人感覺三公沽名釣譽不受汲引,當不得如此盛名,誰知昭興帝三顧茅廬以後毫無所獲卻並不著惱,反倒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對三公多有讚譽,直言三公不為名利所惑,亦不為權勢折腰,是為真隱士真名流,當為天下讀書之人榜樣。
薑澤心下一跳,笑著看向謝琳道:“兒子也正想與母後說說此事,老三這些年看似呆在紫芝山安循分分,也不踏足上都城,可實際上到底如何卻未可知。依兒子看,將老三留在紫芝山畢竟是個隱患,倒不如將人拘在上都城,多少還能看出些深淺,即便他有甚麼行動,我們也能及時應對。在則,世人皆傳紫芝山三私有九天攬月之能,又有拔山填海之力,更是經天緯地之才、精通千變萬化之術,其才乾冠絕天下;而老三是三公的關門弟子,兒子也想好好見地見地,看看老三是否真的學了一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傲人的本領。”
薑澤雖已即位為帝,卻到底是被謝琳敲打著長大的,對於謝琳的心性大抵比聖元帝還要體味幾分,是以態度非常謙恭,涓滴不敢在謝琳麵前托大,也並未找藉口擺脫本身的行動,這事未能提早與謝琳商討也並非他成心為之。
對於紫芝山三公的傳聞謝琳心中稀有,昭興帝在位時,三公就已經譽滿四國。
今時分歧昔日,薑衍並不感覺本身這話是無的放矢。定國侯府已經沉寂多年,家中最得力的羅柏,也不過是在巡城衛做了個副批示使,部下雖有兩萬兵馬,可上頭還壓著個正使。
厥後謝琳幾次三番對遠在紫芝山的薑衍脫手,他天然也是曉得的,因為心中有了計算,薑澤本身也前後派出了幾隊人馬,孰知薑衍年紀雖小,分開上都城時也如喪家之犬普通,到了紫芝山卻驀地竄改,不管是謝琳還是他本身,派出的人手竟是都折損在紫芝山,十年來次次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