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媚娘識得這些墨寶,均是代價不菲,便道:“想不到蘇莊主還是個風騷雅士,本宮倒是見外了。”
蘇展鹿哼了一聲,說道:“當年你師父四周追殺老夫,她曾經用這把寶劍刺穿了老夫的胸口,將老夫打成重傷。還好天不斷我,老夫才得以活到現在。”
那聲音雖是嬌媚非常,倒是中氣充分之極,李媚娘將聲音以內功遠遠送出去,固然相隔甚遠,廣場之上的每小我倒是一字一句聽得清清楚楚,聽起來有說不出的舒暢。
李媚娘道:“蘇莊主此話當真?”
隻見半空中一道紫衣倩影驚鴻一瞥,李媚娘已然俏生生地立在蘇展鹿麵前,笑吟吟地看著蘇展鹿,彷彿仙子臨凡。那秦管家見李媚孃親身到來,就要發號進犯施令,卻被蘇展鹿製止,低聲道:“不要輕舉妄動。”
李媚娘走得一陣,隻覺這石陣中門路彎曲折曲,四周風景固然縱橫錯落,卻彷彿都是普通無二,按六合人三才擺列,略微思考,已然明白此中的生克竄改之理,道:“小小石陣,又有何難?”便往右踏出一步,閃入一條小道當中,走得五五二十五步,隻聽得“嗖”的一聲響,從西北角和東北角處各射出三隻袖箭,李媚娘早已推測,隨即玉手重彈,將袖箭儘數打落。
蘇展鹿凝睇半晌,說道:“這些東西是老夫三十年前行走江湖之時所用,那柄寶劍是老夫當年出師之時先師所贈,數十年來,那柄寶劍之上沾滿了無數人的鮮血。現在老夫上了年紀,也就不再利用此劍,便將此劍吊掛在大廳當中。”又道:“提及來,那柄寶劍還跟令師有點淵源。”
南京是大明朝留都地點,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時,曾以南京為都城,後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便以仍南京為留都,傳播至今。這南京自古乃是商賈雲集的繁華之地,秦淮河自西向東,一水相隔河兩岸,一畔是江南貢院,另一畔則是教坊名妓會聚之地,熱烈之極。唐朝墨客杜牧有雲:“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說的便是南京的繁華與喧鬨。
蘇展鹿道:“老夫說到做到,毫不懺悔。”
李媚娘走了幾條迴廊,蘇展鹿將李媚娘引入大廳。李媚娘進了大廳,隻感覺一陣淡淡的檀香撲鼻而來,這大廳內安插得非常精美,大廳的正中放著一張八仙桌,四周的牆壁上掛著很多當代的名流書法書畫,西麵的牆壁吊頸掛著一件蓑衣,一頂鬥笠和一柄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