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與臨床醫護_第一節 一般檢驗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2.減低:見於各種血虛。因為血虛種類分歧,紅細胞比容減少 的程度並不與紅細胞計數值完整分歧。

(2)減低:1革蘭陽性桿菌傳染,如傷寒、副傷寒。2某些病毒傳染,如流感病毒。3慢性理化毀傷,機體耐久打仗鉛、汞、苯等,某些藥物如氯黴素、合黴素,耐久接管放射線及放化療患者。4體係性紅斑狼瘡等本身免疫性疾病。5再生停滯性血虛(再障)等血液病。6脾服從亢進、甲狀腺服從亢進。7某些寄生蟲病如瘧疾、黑熱病。

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N)

(1)急性細菌性炎症常於傳染後2~3d見血沉增快。

網織紅細胞計數

1.增高:見於各種啟事此至的血液稀釋,如大量嘔吐、大手術 後、腹瀉、失血、大麵積燒傷以及真紅細胞增加症(可達0.80L/L)和 繼發性紅細胞增加症等;可用於臨床決定是否需求輸液及輸液量。

網織紅細胞(reticulocyte,Ret)

(2)減低:見於傷寒、副傷寒初期,大手術、燒傷等應激狀況,或利用腎上腺素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白細胞是四周血的有核細胞,其數量僅相稱於紅細胞的0.1%一0.2%。按照細胞的形狀特性,可將白細胞分為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三類。粒細胞的胞質中含有特彆顆粒,依其顆粒的特性又可分為三個亞類,即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白細胞通過分歧體例、分歧機製毀滅病原體,消弭過敏源和插手免疫反應、產生抗體,是機體抵當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首要防地。

絕對值:(0.8~4)x109/L

百分率:0~0.01

3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汞中毒、鉛中毒。4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手術後。5惡性腫瘤、粒細胞血液病等。6類白血病反應。

(7)血沉減慢見於紅細胞較著增加及纖維蛋白原含量減低時,如真性紅細胞增加症、DIC晚期。

(1)小紅細胞:直徑6μm,厚度薄,常見於缺鐵性血虛。

2.靜脈輸入氨基酸影響Hb測定的精確性,導致Hb的假性增高。

(4)可引發溶血性血虛的藥物:有抗心率變態藥、甲基多巴、抗組胺藥、抗生素、抗結核藥、驅蛔靈、避孕藥、癌寧、亞硝酸鹽、煤焦 油、苯胺、硝基苯、銻化合物、鉛、煤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