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與臨床醫護_第四節 革蘭陰性發酵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弧菌科(Vibrionaceae)

枸櫞酸桿菌屬(Citrobacter)

(3)金屬酶的檢測:紙片協同實驗,0.5麥氏單位待測菌菌液均勻塗布M-H瓊脂平板,中間貼10mgIMP和30mgCAZ紙片,距紙片15~25cm處貼一空缺紙片,加2~3mL2-巰基乙醇原液。 35℃培養過夜,如靠近2-巰基乙醇側IMP和CAZ抑菌環有擴大者為產金屬酶菌株。

沙雷菌包含8個菌種,是水和泥土中的常見菌。此中黏質沙雷菌是引發腸道彆傳染的首要前提致病菌之一,常在體衰、免疫力低下、各種醫療措置以及餬口環境不良環境下引發人類各種傳染,傳染部位遍及機體各個體係,特彆是尿係傳染、肺炎、敗血癥。接管化療的網狀內皮構造惡性變患者更易傳染。與腸桿菌屬細菌近似的是在第三代頭孢菌素的醫治過程中可引誘構成多重耐藥性,最後敏感的菌株在開端醫治3~4d內便可變成耐藥菌株,是以需幾次測試反覆分離的菌株。沙雷菌屬仇家孢呋肟、呋喃坦叮及四環素天然耐藥。

沙門菌屬(Sal)

該屬細菌包含產堿普羅威斯登菌(P.alcalifaciens)、拉氏普羅威斯登菌( P.rustigianii)、斯氏普羅威斯登菌(P.stuartii)、雷氏普羅威斯登菌( P.rettgeri)和海氏普羅威斯登菌(P.heimbochae)五種菌。

1.超廣譜B內酰胺酶(ESBLs):典範的ESBLs最早由克雷伯菌屬和大腸埃希菌等腸桿菌科細菌產生,對統統一二三代頭孢菌素、氨曲南、青黴素類均耐藥,對碳青黴烯類(如亞胺培南)、頭黴烯類(如頭孢西丁、頭孢美唑、頭孢替坦)等敏感,體外對酶按捺劑敏感。

該屬細菌與變形桿菌一樣,有堿化尿液的感化,有能夠促使結晶構成,與泌尿體繫結石的構成有關。雷氏普羅威斯登菌和斯氏普羅威斯登菌可致泌尿道傳染和其他的腸道彆傳染,並引發很多病院傳染的發作風行。產堿普羅威斯登菌可從糞便平分離到,但其致病性尚不瞭然,而拉氏普羅威斯登菌則較少從人類標本平分離到。海氏普羅威斯登菌可從植物標本平分離到。

2.培養:標本接種血瓊脂平板、腸道菌弱挑選平板(如伊紅美蘭瓊脂、麥康凱瓊脂)、腸道菌強挑選平板(SS瓊脂),挑選可疑菌落接種克氏雙糖鐵培養基或三糖鐵培養基,該科細菌營養要求不高,氧化酶陽性,發酵葡萄糖,經生化實驗、血清學實驗最後鑒定到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