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與臨床醫護_常見臨床標本的微生物學檢驗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1.革蘭陽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分枝桿菌、蠟樣芽孢桿菌、艱钜芽孢梭菌。

1.上呼吸道凡是指的是口咽部和鼻咽部,因為中耳通過咽鼓管連接後咽部,是以也將其歸為上呼吸道的一部分。正凡人的上呼吸道有很多常居菌寄生,首要有a溶血性鏈球菌、奈瑟菌屬、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嗜血桿菌、類白喉棒狀桿菌以及大量的厭氧菌。在普通環境下,這些細菌是不致病的。但在機體滿身或部分抵當力減低或其他外因影響下,它們可乃至病,並能夠侵入下呼吸道引發傳染。是以,在上呼吸道標本的微生物學查驗中,幾近每一份鼻、咽、喉拭子都是有菌的,分離出來的病原微生物是否與疾病有關,需求臨床大夫和微生物學查驗職員共同按照病原微生物的特性及其檢出數量、患者的臨床症狀等各方麵綜合闡發,作出精確判定。

3.真菌:念珠菌、放線菌、梭形桿菌、奮森螺旋體。

2.彙集標本時絕對不能被普通菌群淨化。應儘量製止打仗氛圍,多利用針筒抽取,減少標本與氛圍打仗的機遇。

3.由泌尿生殖道、消化道和腹腔傳染等原病發灶繼發的菌血癥,病原菌多為腸球菌,此菌可對多種抗生素耐藥,病情較重,且易併發心內膜炎等。

5.支原體肺炎又稱原發性**型性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發,病發率以青少年最多,占各種肺炎的10%~20%,或占非細菌性肺炎的1/3以上,有80%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歸併肺炎支原體傳染。從患者痰液平分離出肺炎支原體可明白診斷,但因為培養前提刻薄,所需時候較長,臨床嘗試室常采取血清學查抄等體例,有助於初期診斷。衣原體也是呼吸道的首要致病菌。沙眼衣原體可引發嬰幼兒的呼吸道疾病,肺炎衣原體可在統統春秋段致病,但多是幼兒和老年人易感。鸚鵡熱衣原體常存在於鳥糞中,在某些有撫玩鳥類風俗的地區,約lO%以上的肺炎是由鸚鵡熱衣原體引發。

4.彙集咽喉標本的精確體例:敞亮的光芒從查抄者的肩膀上方暉映進伸開的口腔,讓患者深呼吸,然後發“啊”音,用壓舌板悄悄壓舌,用拭子來回刮擦咽後部(重視不要打仗到口腔和舌黏膜)。

3.泌尿道傳染常見病原菌:60%~80%為革蘭陽性桿菌,此中以大腸埃希菌最為常見,占70%以上,其次為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克雷伯菌、腸桿菌、沙雷菌、產氣腸桿菌、沙門菌等。20%為革蘭陽性菌,此中以腸球菌多見,其次為葡萄球菌、鏈球菌、結核分枝桿菌,少數為厭氧菌等。支原體、衣原體、真菌傳染呈上升趨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