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畫家,常常在各地之間來回遷徙,他們的練習之作,多達幾百張、上千張。
像佛骨齋那樣的,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實在上不得檯麵。
那些習作質量整齊不齊,有些在一張紙上隻要兩三筆,有些則是畫錯了以後,順手打叉扔在一邊。
比如,這五幅卷軸,畫麵繁複,筆法精美,再配上血龍木的頭尾,的確是不成多得的佳構。
看那些篆體小字,繪製這幅畫的,名為西山上人。
“暴殄天物……鬼市,斷送了多少好東西啊!”
更可貴的是,這位畫家必然是虔誠之士,乃至是皈依弟子,臨摹敦煌壁畫時,每一筆都非常用心,整幅畫上,冇有一處是敗筆。
葉天靠近,細心聞著顏料的香氣,他就曉得,今晚的撿漏大得勝利。
疇昔,彆說是九千,就算是九萬、九十萬,都一定能逗得他高興一笑。
他想起阿誰買走了鵲華煙雨圖的人,對方出一萬塊買一幅高仿畫,並不虧損。
“算了,你不識貨,一萬元我都不想賣給你。”
對方磨嘰了很長時候,從二千漲到五千,又從五千漲到八千,最後還是老誠懇實付了一萬塊,買走了鵲華煙雨圖。
葉天不肯出價,他是買家,買家出價,就是對賣家的不尊敬。
一個畫家動筆之前,必然要沉心靜氣,將全數身心,應用於筆端,才氣畫出傳世之作。
這些唐伯虎的人物小品,如果在當時裝裱完了,傳播下來,每一幅起碼超越十萬元。
葉天隨隨便便伸了一根手指,這就是鬼市上的端方,他說一個一,對方本身加價, 一萬、十萬隨便喊價。
葉天搖點頭,冇有出聲。
葉天打車回到二龍堂,搬運了兩趟,才把東西搬到店裡。
今晚帶返來的,都是好東西,每一件,都能賣個好代價。
有了這一組小品,掛在二龍堂牆上,足以讓那些主顧垂涎欲滴,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