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初出價一百萬,已經心有不甘。現在,代價抬到二百萬,他絕對不會跟下去了。
“冇錯,一百萬,我預定了!”吉利迴應。
他用小指的指肚,悄悄撫摩著每一顆珠子,思疑這些珠子各不不異,並非是顧二爺、吉利說的,全都是小葉紫檀。
葉天緊盯著中年人的眼睛,直到瞥見對方眼中俄然綻放出貪慾的光彩,他就鑒定,這算盤——值錢了。
葉天並不焦急,歸正算盤屬於本身,不管中年人查抄出甚麼寶貝,都是幫二龍堂的忙。
吉利點頭:“顧二爺,你這——如何辦事黏黏糊糊的?”
他更加確信,每一顆算盤珠都有來源。顧二爺和吉利誤打誤撞,用刻刀削中的,真的是小葉紫檀珠子,纔會弄下一點點粉末來。
“真是好東西!”中年人在算盤上撫摩了一把。
汗青記錄,隻如果和珅經手的東西,必然會有銘牌,刻著他的字號。
如果他們削的是彆的珠子,恐怕就不是這類成果了。
現在,隻要葉天從算盤上發明近似筆跡,那就鑒定是和珅的算盤無疑。
這一次,吉利不淡定了。
“我朋友出了一百萬。”顧二爺笑著解釋。
如果是淺顯算盤,一百萬當然大賺特賺。
乾隆期間的大贓官和珅不但僅是皇親國戚,並且前後擔負、兼任浩繁關頭職務,操縱職務之便,結黨營私,剝削財帛,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錢莊三百多間,建立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的貿易來往。
中年人不屑地嘲笑,不等吉利說完,接著加價:“二百萬。”
葉天搖點頭:“就是小葉紫檀,冇甚麼可說的了。”
汗青上,統共呈現過四塊頂級算盤,全都出自於大贓官之手,此中兩塊,就是查抄和珅府邸時找出來的,清朝文物譜繫上早就載明。
清史的野史、彆史都曾記錄,查抄名冊中,呈現了兩把算盤。
“加十萬。”中年人答覆。
“葉天,彆磨蹭了,把算盤包起來,我要了。”吉利第三次催促。
這類好東西,汗青上又冇有記錄,算盤的邊框上也冇有落款註解,實在讓葉天費了猜忌。
第二把,一樣是上二下午十三檔,共九十一顆珠子,但倒是聞名的“雜拚件”,號稱“十三不靠”,也就是說,構成算盤的十三個部件,冇有一件重樣。特彆是珠子,九十一顆,竟然冇有一顆重樣。此中的最後一檔,七顆珠子滿是寶石,最聞名的竟然用到了“海底青”,那是東洋深海中出產的寶石,跟鮫人有關。這把算盤的代價超越上一把,可惜現在已經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