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盟軍大營外,旗號獵獵,隻見浩大雄師分兵佈陣,一萬姑墨精銳,由荊岩國主、司懍霜帶領,行往王城城東;兩萬聯軍由薊罌粟、柏寒兩位大將帶領,行往王城城西;從鎮西邊城而來的兩萬秦軍、五千精騎,則是在童武謠及眾偏將的帶領下,兵臨王城城南。
結界外,聽到張鉞自報身份,童武謠也憶起來了這名年青人,再細瞧一番,的確是司禮大夫之子。
“非也,樓蘭國的汗青,會在本日翻開極新一頁。”
“司國主,你看本官身後這兩萬精兵,比起樓蘭將士,氣勢如何?”童武謠目露諷色,聲音昂揚地問道。
與此同時,遠方茫茫雲海中,驚現一座蓮花石台,其上有一名頭戴玄色蓮花佛冠,身著紫黑錦緞織就的長衣,右手托著一尊尖塔狀法器的高貴佛者,神情有悲,盤膝而坐。
“本來是張鉞賢侄,多年未見,本官差點兒冇認出你。”
當這位佛者瞥見王城外的戰役場景後,不由得怒從心生,麵孔之上,雙眼頓如狼眸般透著碧綠色光芒,斂眉攏唇,看起來有幾分凶暴。
“師父,您的意義是,樓蘭不會蒙受滅國之災?”徐方璧當即起家問道。
“樓蘭國的汗青,要在本日寫下最後一頁了。”
但是,司驚蟄並未答話,立在他身邊的那名刀客,便先開了口:“武謠前輩駐守邊城多年,麾下八萬兵甲,淵渟嶽峙,可謂神勇,岱宗天子在位時,也曾讚美前輩治軍有方,要說氣勢,當能與大將軍白翦的虎狼之師相媲美。”
翌日,天朗氣清。
“吾佛眼下,生靈塗炭,戰禍之罪首,不成輕饒!”
話語落定,張鉞不由眉頭一皺,啟唇再道:“武謠前輩,秦王曾公佈詔令,凡是向大秦稱臣,年年進貢的國度,當受秦國庇護,現在外境戰禍,是因七國聯軍侵犯樓蘭南境而起,您執意要幫忙姑墨等國,打擊王城,豈不是有違秦王之命!”
“你是何人?”童武謠大聲問道。
王城中,為了對抗三路雄師,已經迴歸大光亮塔的徐方璧,單身坐在塔頂,運轉大光亮界,身受重傷的鬼佛主,率八百黑衣僧、四千老弱兵士駐守城東;蘇擒龍則是帶大宛、溫宿兩國兵士去了城西;餘下萬數樓蘭雄師,恪守城南,誓與內奸決一死戰!
徐方璧悄悄點首,旋而發揮出秘術“流行千裡”,身材輕如蟬翼,藉著緩緩清風,掠往城南。
旋即,童武謠又回顧看向身後雄師,聲色俱厲道:“都給本官看清楚,城頭阿誰使刀的年青人,乃是司禮大夫張涯角之子,待會兒破城以後,誰都不準傷他,違令者,立斬不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