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蕩燕雲_第七十八章 非孝子不忠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韓家兄弟二人,仰仗太後寵幸,一個節製朝堂,一個節製軍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朝堂和軍隊中架空打壓異己,攙扶本身的力量,早已引得遼國朝野表裡不滿。天子固然年青,但是心性堅毅,曉得審時度勢,埋冇鋒芒,頗受朝臣們的喜愛。我信賴天子今後必定能有一番作為。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與其投在韓德威麾下,今後隨他敗亡,不如燒一燒天子這個冷灶……”李繼衝輕聲說道。

張浦和李繼衝聞言對望一眼,張浦開口說道:“韓樞密所言甚是,我們待拜彆太後與陛下以後便出發。”

然後他又把頭方向一旁,看了看在一旁一向眼觀鼻,鼻觀心的門下侍郎兼兵部尚書呂端,開口問道:“呂愛卿以為此事當如何措置?”

言語已畢,韓德威正要回身拜彆,俄然又想到了甚麼,開口說道:“二位皆是西夏王的左膀右臂,既然其間事已了,二位還是速速西去幫手西夏王抵抗李繼隆的圍殲吧,待我大遼軍隊與宋軍在北麵開戰之時,李繼隆那支宋軍也該東歸馳援了。到時候請西夏王從西北方策應管束宋軍便可。”

為了能讓王欽若更靠近大宋權力核心,這些年遼國也是費了很多心機和財力,終究把王欽若推到了樞密副使的高位。而王欽若也冇讓遼國絕望,恰是他一次次的通報諜報,使遼國每次與宋辦事時,都占得了先機。

王欽若則是並未有多少泄氣,固然本身的建議冇有被天子采取,但本身表示出了“為江山社稷,不吝當惡人”的態度,想必天子心中也是非常喜好的吧,以他對天子心機的推斷,定是如此。

王欽若冷哼一聲,開口說道:“楊延昭返國隻不過是馳念母親的原因,楊家是一門忠烈,但又如何能申明他肯為國捐軀呢,若他有他父親楊業這般剛烈之氣,又豈會被俘後隱姓埋名苟活下來?我們豈能把江山社稷的安危壓在這等畏死之人的身上?”

汴都城裡北風凜冽,皇城端拱殿,本日的早朝上氛圍有些壓抑。遼國雄師異動的動靜,昨夜已經快馬加鞭的傳到了都城,天子趙光義昨夜告急調集了幾位重臣前來宮內,籌議禦敵之策。

“回稟官家,請恕微臣小人之心。楊延昭曾久居遼地近二十年,又娶了遼國公主為妻,身份非常敏感。此時遼國犯我大宋,楊延昭又駐守保州重地,如果他萬一有甚麼不臣之心,保州以南但是一馬平地啊。”王欽若滿臉擔憂的說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