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靖業反應也,痛心疾首又義正詞嚴,用一種‘你們是癡人嗎’目光看著大師:“現在隻是京畿與青州、司州罷了。國子監如何,自當還是。今後招考之事推而廣之,自有國子監一席之地——莫非現官員皆是出自國子監嗎?國子監門生亦可參考現官員招考。”
顧益純道:“這卻無妨。”
鄭靖業可貴不擺出一副好人相,歪著臉一副痞子樣地問他:“如此司州缺員誤事當如何?池脩之已經薦了數十人了,莫非要讓一州刺史保舉全州官員?”
就算本來不能,教員發話了,那也得能啊!鄭琰編寫校規時候就有“插班生”等條目:“校規裡原就有,變通一下何嘗不成,隻是……與招考上來,倒是不太一樣。”
當時鄭琰再給一雙後代科普選官軌製兼及世家生長史。
漏題題目也簡樸,目前測驗範圍小,題目出自京中。測驗前肯定題目,封匣中、貼封條,非到測驗時候不準翻開。命題人開考前要不與任何考生交換,好就住大正宮前衙門裡,斷絕。縣試一年一次,郡試兩年一次,州試三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