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華夏新史_第一百三十八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亞速海型隻能破交,機能不敷以對抗意大利的加裡波第型戰艦,隻要留裡克纔是最合適的,具有了巡洋艦的航速,以及戰列艦的火力。能抵抗9.2寸艦炮,這纔是最好的挑選。”馬卡諾夫語氣中帶有一絲的失落。

“我代表水兵部對中間所做的事情表示感激,這3艘完工的新式巡洋艦如果能擺設到遠東,我想就夠英國人忙活的了。”一旁的羅茲德文斯基笑著說道。(實在此人並非像汗青上說的那樣無能,能把艦隊帶過來插手對馬海戰就已經夠能夠了!!)

顛末無數的扯皮和爭論後,俄國人終究敲定了2款新式巡洋艦,一種是排水量7200噸的亞速海型巡洋艦,首尾設備2座雙聯裝8寸主炮,側弦彆離有4門6寸炮,4門12磅炮。裝甲為康邦裝甲(也就是鋼麵鐵甲)。厚度8寸到4寸。輸出功率10000馬力,航速19節半。載煤1200噸。根基尺寸暫定為長120米寬19米吃水8.5米。在水兵部的設想中,為了多遠洋飛行,高乾舷和大巡航力是必須的。而8寸鋼麵鐵甲對抗6寸炮是冇題目,但是麵對9.2寸但是不可,不過還在英國人的巡洋艦上9.2寸炮普通隻要2門,首要還是6寸炮,8寸鋼麵鐵甲勉強夠用。而另一款戰艦則是完美型戰艦,可謂是集俄羅斯水兵設想之大成。為了能充分壓抑住英國的1等巡洋艦,俄國人能夠說是不吝工本,這就是後代被人稱為19世紀俄羅斯巡洋艦的扛鼎之作,集合了法國和俄國技術的留裡克級裝甲巡洋艦,這艘1萬多噸的裝甲艦一出道,所產生的震驚不亞於意大利的加裡波第型戰艦。不但直接促進了名譽級2等戰列艦的量產(汗青上隻要一艘),並且還迫使意大利告急推出來加裡波第型裝甲艦的改進版。而更讓水兵史學家津津樂道的不但僅是這艘戰艦的機能,而是這艘戰艦的退役過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