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說的快放炮是指?”薛福成很有些獵奇的問道。
“請先生指導一二。”薛福成拱拱手,滿臉莊嚴的說道。
“三景艦3艘,彆離為鬆島,嚴島,橋立。排水量4200多噸三船長兵器是1門320MM加納炮,另有11門4.7寸速射炮(鬆島12門),航速17.5節。巡洋艦浪速和高千惠號,排水量有3600多噸。兵器為2門260MM主炮和6門6寸炮,航速為16.5節。”說到這徐傑頓了頓。然後看了薛福成一眼。
“再說數量,按照我的估計,日本起碼還要添置2到3艘3000噸到4000噸級的穹甲快船。如許一來,比及4到5年後,日本將有以下戰艦可用於遠洋接戰。”徐傑邊說便把本身編寫的日本水兵冊本掏了出來,然後一一列舉。
“從目前而言,北洋艦隊對日本水兵確切還是占有上風,但是跟著三景艦等一多量新式戰艦和新式火炮的退役,北洋的上風會蕩然無存。”徐傑申請嚴厲的說道、
“北洋海軍現在可謂遠東第一水兵,但是怕用不了幾年,就會被東麵阿誰鄰居超越吧。”本來覺得薛福成對中日兩國的情勢能看個比較透辟,但是實際上,薛福成也僅僅是認識到了危急的存在,但是對全部情勢,冇有一個精確的熟諳。
“先說火力,我北洋雖說重炮占優,但是射速過慢,比方定鎮的12寸克虜伯火炮,最快也要3分鐘一發,剛性炮架,和黑火藥發射藥,使得火炮必須比及歸位,炮口散去火線能在此發射。而反觀日本,雖說大口徑炮比我北洋少上一些。(實在而不是很少。當年甲午海戰中,除了三景艦的3門加納炮,扶桑號上麵也有4門240炮,高千惠和浪速另有4門260炮。如果算上當時冇有上疆場的本子新式中心炮房戰艦,大口徑炮會更多一些。)但是在中口徑速射炮方麵,日本人占有賽過性上風,單論數量,我北洋艦隊僅獨一25門100MM到200MM之間的火炮,而日本的中口徑快放炮起碼是我北洋的4倍以上。相對於日本水兵每分鐘4到6發的射速,我北洋的中口徑炮隻要一分鐘一發擺佈。如此兩邊如果對射的話,北洋豈有不敗之理?”徐傑麵色有些猙獰的說道。
“即便用管退火炮和無煙火藥的艦炮,不必等炮架歸位,也不消等炮口煙霧散去,能夠持續射擊。”徐傑儘能夠簡樸的說道。
“這僅僅是開端,就受不了了?”徐傑內心悄悄嘲笑道。“千代田號巡洋艦,排水量2400噸,4.7寸速射炮10門,航速19節。扶桑號鐵甲艦,排水量3717噸,240MM火炮4門,170MM火炮2門,150MM火炮4門。航速13節。比睿號和金剛號,排水量2200噸,火炮為170MM炮2門,150MM克虜伯火炮6門。航速1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