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華夏新史_第七十一章 冇有陸軍是不行的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本來是找我聊陸軍的啊?”徐傑內心嘀咕道,不由得擦了一下盜汗。要問徐傑懂不懂陸軍,說實話,多少也是懂一些的。出世於陸軍世家的徐傑從小就在爺爺和父親的耳提麵命之下對陸軍體味一些,雖說厥後當了水兵,但是仰仗家長們的熏陶和本身查詢的質料,對陸軍還是有些本身的觀點的。特彆是一些作戰實際和指導思惟更是超越了當時的人。畢竟,100多年的經曆可不是白給的。不過徐傑現在可冇有工夫理睬漢納根,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彆的不說,如何籌集到充足的資金就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

要說這漢納根,徐傑還是體味一些的。北洋威海衛,旅順口,大連的炮台就是他幫忙修建的。要說此人,在炮兵,要塞扶植和陸軍上還是很有才氣的。北洋諸多要塞的扶植也反應了這一點。以旅順炮台為例,自1880年開端,曆經10年的施工,終究完成了旅順口的全部防備體係。全部旅順防備工事分為2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旅順港入港處的海岸炮台,此中以黃金山,老蠣嘴,饅頭山3個主炮台為主。是全部旅順炮台群的精華之地點。(此中黃金山炮台備炮240MM炮3門,120MM炮2門,12磅炮4門。老蠣嘴炮台備炮240MM炮4門,120MM炮5門,5管格林炮1門。包含老蠣嘴北山炮台。饅頭山炮台備炮240MM炮3門,120MM炮3門。)總計各種火炮(含構造炮)71門。另一部分是陸上後路炮台。首要以行營炮構造炮為主,最大的要塞炮為120MM要塞炮。備炮78門。團體而言,在當時的遠東,如此強大的防備使得旅順可謂遠東第一要塞。以是,客觀的評價漢納根,此人還算一小我才。並且是一專多能的人才。不過嘛,在1894年的時候他以一個陸甲士員的身份去北洋海軍擔負總教習和副提督還是很聊齋的。在徐傑眼裡,漢納根在還是彆去當水兵了。老誠懇實的研討陸軍炮兵和要塞設想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