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華夏新史_第二百八十五章 變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那濟世感覺我北洋如何應對?”李鴻章臉sè變得有些暗淡。

“這是個契機。俄國艦隊的到來對rì本人來講壓力更大,不過濟世啊,跟著俄國艦隊連續進駐遠東,你肩頭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啊,如何抵當俄國人,還勞你多操心了。”李鴻章眼中多出一絲擔憂。

武備為4門12寸40L重炮,12門6寸45L副炮,12門9磅炮,28門1磅炮,4個魚雷發shè管(在這裡改進了副炮配置,減少了2個魚雷管)輸出1萬4000馬力,航速18節(此處比汗青上有所晉升)於1894年下水,(汗青上是94年下水。98年退役,我真不曉得,俄國人到地在乾甚麼!)

“此話怎講?”李鴻章皺了皺眉頭問道。

而這支艦隊的變數無疑直接決定了構和的方向。不管是北洋還是rì本人,都對這支艦隊表示出莫大的體貼。而當意大利大使將一份交際照會的附件送到北洋手中時,徐傑發明瞭一個能夠讓rì本敏捷屈就機遇來了!

至於說前麵的6艘運輸船嗎?內裡都是大量的機器設備和用於為兩艘戰列艦舾裝的零件和火炮。當然了,一些12磅炮和9磅炮還是有的,這些東西換上陸軍炮架便能夠當陸炮用,多少也有對於rì本人的成分在內裡。

至於巡洋艦嗎?俄國人此次可真是一艘也拿不出來了。不然也不會用4900噸的岸防炮艦用來充數。而除了這4艘戰艦外,另有一支由6艘運輸船構成的船隊,至於上麵裝的是甚麼,冇人曉得,有的諜報說是兵器,有的說是軍隊,歸正冇有一個切當的資訊。

“既然rì本已經倒下,那麼就讓他的屍身變成清國崛起的營養。大英帝國需求一個能在遠東停止俄國擴大的存在。彆的我們必須存眷俄國水兵和法國水兵的合作事件,這不但影響到了俄國在遠東的法度,同時也對帝國在環球的海上好處構成了致命影響。”在內閣集會上獲得蟬聯的威廉格萊斯頓輔弼意氣風發的說道。

俄國人此次的遠征艦隊由以下戰艦構成。戰列艦彆離為波爾塔瓦號和彼得巴普洛夫斯克號。這兩艘是同級艦,排水量為12000噸。船體尺寸為長112米寬21.34米,吃水7.77米。裝甲防護是12寸的水線裝甲,向上減少到8寸,炮塔正麵14寸,側麵10寸。因為當時完工時對硬扮裝甲的xìng能存疑,並且硬扮裝甲需求入口,所覺得了節流經費。這兩艘戰艦利用的是剛麵鐵甲。(這裡的數據與汗青分歧,減少了主防護帶的厚度,加強了上部防護的火炮防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