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華夏新史_第二百八十八章 戰爭結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而除了兩邊的代表外,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公使和代表也被聘請來插手此次簽約典禮。作為自1840年以來半個多世紀中清國獨一一次獲得完整勝利的戰役。清國中樞天然情願將這個典禮搞的越大越好,而各國公使同時也想看看,在遠東一戰中縱橫海上的北洋海軍到地是一支奧秘樣的艦隊。天津港冇有體例停靠如此龐大的戰艦,以是整支北洋艦隊實在間隔岸邊有必然間隔的海上展開的。三艘加裡波第級裝甲巡洋艦伶仃成一列,三艘歸遠級是另一列。而剩下的老北洋戰艦和鎮海號以及倖存下來的海龍號則構成第三列。

不得不說為了這場戰役,rì本根基上把統統能搬到火線的東西都搬疇昔了。大量兵器彈藥天然不消說,為了便於直接在火線停止兵器保養,大量機器設備也被送到了火線,而rì軍投降後,這些設備天然落到了北洋手中。而這些東西,北洋是不籌算還歸去的。彆的另有大量的牲口和馬匹。特彆是俄國人供應的大量的頓河馬,這類良好的牲口高大、耐力強、並且耐粗料。是非常良好的種類。而這些北洋也是不籌算還歸去的。

1895年8月7rì。用時一年的甲午戰役終究落下來帷幕。全部簽約典禮是在北洋艦隊的新旗艦天津號長停止的,作為清國方麵代表的李鴻章終究有機遇登上了這艘遠東最為強大的戰艦,看著船首粗長的10寸巨炮和上層修建中留下的彈痕。這位大清國的老臣感慨萬千。李鴻章平生經曆了太多的事情,從當年師從曾國藩到厥後建立淮軍橫掃天下,再到厥後本身搞洋務活動,組建北洋水陸二師,他本覺得人間的事情已經冇有讓貳心cháo彭湃的了,不過現在,當他登上這艘遠東最為強大的戰艦的時候,一股溫熱的液體還是劃過他的臉頰。

至於哪個明治天皇嗎?則作為一個讓步的產品放過他了,畢竟,在徐傑眼裡,這傢夥的威脅遠冇有伊藤博文這些人來的大,並且考慮到這傢夥在rì本民氣中的位置,為了製止不需求的反彈,以是李鴻章和徐傑決定還是放他一馬。

但是恰好rì本又需求這些東西,兵器設備天然不必多說。人歸去了。總不能讓步兵拿著軍人刀和火槍去和仇敵比武?光有單兵兵器也不可,火炮甚麼的也是必須的。以是兩邊都退了一步,答應rì本人以“較昂貴”的代價贖買這些兵器。至於牲口也是同理。當然了。想一些能夠作為種畜的,北洋是絕對不會同意贖歸去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