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拂過,他袖口的「工」字布貼揚起,暴露內裡用告貸條約紙張碎片拚成的「還」字——那是用算籌密紋寫成的「負債必還」,每個筆劃都埋冇著將來收回礦權的數學公式。正如鐵錨堂傳播的那句話:「洋人用算盤乞貸,我們用算籌記賬,到了該結賬的那天,他們的小數點前麵,滿是我們的利錢。」
當林權助帶著和談分開時,周自齊收到山東密報:青島匠人已在日本運砂船底塗抹「鄭和寶船抗磁膏」——這類用《武備誌》記錄的秘方製成的塗料,能讓海水在船體四周構成「磁導盲區」,看似滿載而歸的貨輪,實則隻裝了三成真砂,其他都是能激發日本熔爐爆炸的石英砂。
窗外,漢冶萍的「公理號」列車正裝載著摻有抗磁稻殼的「產業廢料」駛往天津港。周自齊摸出懷錶,表蓋內側的「工」字徽記與鐵軌共振,顯現每節車廂都埋冇《天工開物》的活字模——這些看似無用的廢料,實則是中方用來鍛造抗磁炮管的質料。
周自齊翻開《參戰告貸資金羈繫細則》,算籌點向「技術培訓包管金」條目:「按照和談,貴國需先付出三百萬銀元培訓用度,用於中國匠人購買磁導設備。」他特地減輕「購買」二字,表示即將用這筆錢從英國采辦改進版磁導儀,而非流入日本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