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四第33章心情沉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陳阿水盯著螢幕,俄然笑了,那是一種讓王阿福後背發涼的笑聲:「袁世凱偷了西門子的參數,鬆本偷了我們的算籌刻紋,」他摸出小李送來的「潮信碼」振動裝配,「可他們都冇偷到一樣東西——」

3月28日,東京灣試炮場的喝彩聲通過留聲機傳到天寧寺時,陳阿水正在用竹碳粉修補算籌裂紋。鬆本的「大和一號」初速衝破900米/秒的動靜,讓地宮的蒸汽燈俄然暗了三分。

「純砂易折,」陳阿水打斷他,算籌在操縱檯刻下「破」字,「袁世凱越想要無雜質的抗磁砂,越會撞上我們埋在礦脈裡的磁導蟲洞——那些用輝鉍礦粉標記的礦層,會在炮管充能時激發部分磁場崩塌。」

「不消說了,」陳阿水飲儘茶湯,竹碳的苦澀在舌尖伸展,「算理文明就像這茶湯,越煮越濃。洋人能偷走我們的刻紋,卻偷不走竹籌裡的季風,偷不走礦脈裡的月光。」

深夜,陳阿水單獨登上天寧寺塔頂。柏林、北京、東京的試炮火光在天涯連成一線,像極了甲午年的烽火。他摸出光緒血書殘片,籌身「算」字與遠處的津浦線鐵軌產生微小共振——那是鐵錨堂最後的防備收集在呼吸。

「洋人做到了。」王阿福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手中的櫻花木引信樣本滴著水——那是從鬆本嘗試室偷來的改進品。引信紋路與算籌刻紋的共振頻次符合度達97%,這個數字讓陳阿水想起甲午海戰中「致遠號」淹冇時的海麵旋渦。

蒸汽鐘敲過十二下,陳阿水將算籌插入塔頂的抗磁砂堆。頃刻間,閩贛礦脈的方向亮起無數微光——那是匠人用算籌敲擊鐵軌的節拍,是《驅倭謠》的 暗碼,是鐵錨堂給天下的複書。

1910年3月10日,柏林試炮勝利的電報傳到天寧寺地宮時,陳阿水正在用算籌敲擊抗磁砂樣本。籌身「工」字紋在砂粒上投下蛛網般的暗影,他盯著監測屏上跳動的980米/秒初速數據,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王阿福撿起算籌,籌身「複台」二字被蒸汽熏得恍惚:「舵主,北洋和日本的試炮數據也出來了。」他調出北京南苑的影象——袁世凱的「神機二號」正在吊裝,炮管大要的「工」字紋與西門子炮管如出一轍。

「小李的『潮信碼』見效了。」王阿福舉起破壞的振動裝配,溫州話切口晶片被櫻花木碎屑卡死,「他們用X射線掃平了統統算籌刻紋。」

「而櫻花木引信在濕度超越一半時會略微收縮,」陳阿水接過話頭,算籌在蒸汽差分機上敲出《九章算術》的開方節拍,「這個偏差,剛好是磁導炮共振頻次的致命缺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