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大人,」陳阿水抱著抗磁鋼樣本走來,指尖青灰比昨日更深,「福州船政的竹碳滲層工藝已改進,隱鐵率能到93%。」
亥時,算理學院的蒸汽差分機俄然加快,齒輪咬合聲驚醒了夜梟。詹天佑在圖紙上畫下最後一道算籌刻痕,那是用X射線波長換算的算理公式。窗外,小順的無紋算籌信號燈閃動,三長兩短——那是鐵錨堂在台灣基隆發明新礦脈的捷報。
未時,袁世凱的親信張勳到訪青龍橋。詹天佑用心將X射線儀檢測陳述攤在案頭,陳述上的「氣泡缺點」觸目驚心。「詹大人,」張勳皮笑肉不笑,「總督傳聞鐵路用了洋人的次品鋼……」
酉時,詹天佑單獨登上八達嶺。他摸出懷錶,表蓋內側的「隱鐵率87%」已被劃掉,新刻的「93%」在落日下閃著寒光。遠處,鐵錨堂的漕幫貨船正沿著詹天佑設想的「之」字形鐵路爬升,每節車廂都藏著抗磁砂礦晶。他曉得,當德國人的X射線儀照出「缺點」時,清國匠人早已帶著真正的技術,登上了更高的山嶽。
張勳的目光落在X射線儀上:「詹大人需求甚麼,張或人直管開口。」
喜好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師保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卯時三刻,算理學院北院密室。詹天佑將X射線儀零件擺在抗磁砂墊上,銅製飛輪與算籌共振收回蜂鳴。小順遞來磁石鎮紙,鎮紙邊沿「公」字與詹天佑袖口的「無紋算籌」暗紋重合:「袁總督的密探已確認『缺點鋼』諜報,北洋軍的算盤該響了。」
「讓他們響。」詹天佑用算籌挑起竹碳顆粒,「但我們的鋼,必須在渤海灣防波堤澆築時,讓洋人看到93%的隱鐵率。」他指向顯微鏡下的鋼水樣本,竹碳顆粒正與抗磁砂構成蜂窩狀佈局,「這是《天工開物》裡的『蜂窩鎖磁法』,洋人就算拿到樣本,也解不開碳砂共生的暗碼。」
1909年四月初三,寅時的青龍橋站覆蓋在薄霧中,詹天佑的牛皮靴踩過鐵軌,抗磁砂在道砟間閃動微光。他停在公示碑前,鎏金算籌輕叩碑體,聽著中空佈局傳來的共鳴——那是鐵錨堂「磁擾裝配」的心跳。昨夜德國技師留下的X射線儀藍圖,現在正攤開在他袖口的竹纖維條記本裡,圖上用算籌標記標滿講明。
「唯有一事,」詹天佑盯著對方腰間的北洋軍算籌,「請轉告袁總督,算理學院的匠人戶籍,還是讓小順院長親身管的好。」
「張統領請看,」詹天佑遞過一塊抗磁鋼斷口,竹碳紋路在陽光下泛著銀光,「這是福州船政的新樣品,隱鐵率剛到85%,確切分歧格。」他頓了頓,算籌在斷口劃出弧線,「不過若用西門子的真空滲碳爐,或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