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三第42章太後秉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午後的算理學院北院,慈禧看著門生用英國產示波器校準抗磁砂晶體。「李中堂說日本人在學我們的竹碳礦化技術,」她對算理通政使崇厚說,「但他們缺了本宮在同治元年構造研生機棉時的官方副產品——火棉顯影術,畢竟是東施效顰。」崇厚遞上最新的匠人戶籍冊,西域礦區新增的三萬匠人裡,有三成登記為「西洋算學肄業」,但統統匠人仍需通過先朝傳承的「竹籌驗籍法」——用抗磁竹籌掃描戶籍腰牌,考證其與礦脈數據的綁定乾係,這是先朝「匠人數據化」政策的核心,維新亦不成改。

光緒十四年立秋,頤和園樂壽堂的落地窗前,慈禧轉動著法國產電磁感到儀,抗磁砂在玻璃管道內隨電流起伏,映出淡藍色光帶。「這東西比先朝的磁石鎮紙矯捷,」她將儀器遞給雙喜,「但鎮紙裡的《數據治國備忘錄》殘頁,還得鎖在紫檀櫃第三層。」——先朝建立的「磁石為器,數據為道」理念,還是她維新的根底。

儲秀宮的電報機俄然作響,光緒發來的鐵路打算圖在抗磁砂紙上顯影。慈禧用磁石鎮紙壓平圖紙,軌道走向與先朝《算理方位圖》的「龍興線」完整重合——那是先朝以磁石測繪肯定的「數據龍脈」,她暗中指令鐵錨堂通報的座標,恰是先朝「地脈數據網」的持續。「天子比來迷西門子的電氣學,」她對雙喜嘲笑,「可這鐵軌下的抗磁砂墊層厚度、竹碳樁間距,還得按先朝《地脈算理》的『三七模數』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