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第33章演算法科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卯時,禮部傳來上諭:“演算法科暫廢,然算學仍為欽天監、工部附考科目,招考者需先通一經。”這道將算學打入“附科”的詔令,讓張恪等前算學吏既憐惜又無法——考生需在明經科登科後,方能插手算學測驗,實際上剝奪了豪門後輩以算學入仕的通道。載錫在肅親王府嘲笑:“留個尾巴,方顯皇上‘體天格物’之仁,實則讓算學永無出頭之日。”

太和殿的殘雪終將溶解,而飄落官方的柳絮裡,或許藏著算學重生的種子。當張恪在欽天監看到新科明經進士們對著算籌手足無措時,他曉得這場關於“器”與“道”的博弈遠未結束。正如春分的柳枝已抽新芽,隔壁工部的案頭,悄悄堆起了《攤丁入畝測量草案》——那是前算學吏們為今夏農田測量埋下的伏筆,隻待暴雨沖刷掉舊製的灰塵,讓算籌再次測量這蒼茫大地。

半夜,道光帝對著《廢科奏稿》與《請願書》皺眉。《聖祖實錄》中“欽天監需用算學人才”的記錄與禧恩“經學為體”的奏對在腦中交叉,案頭嘉慶朝算籌筆筒裡,幾支刻著“河工”“倉場”字樣的銅籌斜插著,像幾支待發的箭矢。他提起硃筆想批“依議”,卻又瞥見張恪隨請願書附上的《算學救荒圖》——圖頂用算籌推演的“賑災糧精準分派法”,曾在客歲洪災中救活十萬百姓。

都察院門口,數十名算學科考生跪呈《留科請願書》,首聯“算籌雖微,可量六合;經學雖尊,難計倉糧”刺痛了過往官員。張恪混在人群中,向監察禦史揭示《算學致用案例集》:“此冊收錄演算法科考生核量倉場、測量河工之實績,”冊中“實儲七成”的算籌算式與通州倉場《倉儲清冊》互為印證,“廢科非聖祖之意,實乃奪國度量天之器!”

貢院號舍內,前算學吏張恪望著空蕩的“演算法場”感喟——客歲此時,考生們還在用算籌推演河工數據,今晨卻接到“科目拔除”的告訴。案頭《演算法須知》被撕去半頁,暴露夾層裡的嘉慶朝《算學科取士詔》殘稿,聖旨中“算籌為器,治世為用”的筆跡已被蟲蛀得斷斷續續。他撿起考生遺落的算籌,籌身“三七開方”的刻痕與廊柱上“廢科”的黃榜構成怪誕對比。

道光十年春分,紫禁城太和殿的簷角掛著未化的殘雪,禮部尚書禧恩捧著《會試科目調劑疏》的手微微發顫——疏中“拔除演算法科,複設明經科”的硃批,像極了嘉慶朝銅籌被熔燬時的火光。他望著丹陛上“明禮致用”的匾額,匾額暗影裡藏著前算學吏三年前埋下的算籌刻痕,現在正被東風捲來的柳絮悄悄覆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