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說雖說,晴娘她們還是及時把散碎銀子和銅板給藏了起來。
送林氏分開後,木氏從速的把晴娘抱起來,轉移回屋內。
大周國的貨幣軌製,一兩銀子分為十錢銀子,一錢銀子便能夠按照當時的物價程度,換來一百到兩百個銅錢。
“這麼多繡帕,就換來這麼點錢!”見到銀子隻要這麼一小點,晴娘撅著嘴巴唉聲感喟。
正慌亂著,就聽得大門彆傳來一陣短促的打門聲。
銀子不該是元寶形狀的嗎?如何這麼是四方形的?並且,還這麼小?
回過甚來,又發明狗子和小丫還冇回家,又忙著跑出去,喊倆貪玩的小包子返來用飯。
這就是銅板?
拿起一串銅錢,晴娘奇怪的打量了一下,俄然感覺非常熟諳。
“嚇,這些錢還少嘞?”木氏捂嘴一笑,忙給晴娘講起一些貨幣換算和采辦力的事情。
自從李大郎走後,她做零活賺的錢很少,每次也都是幾個銅板,幾個銅板的掙。
是當代刺繡人最喜好繡樣,也是賣得最好的那種。
就是一隻紅頂的仙鶴,在蜿蜒流水的小河中,彎頸啄食小魚的一副丹青。遠處,還會有個小亭子、小漁船甚麼的風景。
看著那幾串小銅錢,晴孃的眼睛刷的一下,就亮了。
又把大門關上,這才從腰間,謹慎的取出點東西來給晴娘看。
這回有了錢,木氏買返來的繡布和繡線較著都是好質量的,色彩也分了好幾種。
就算如許,每攢到幾十個銅板的時候,還都被林氏給強行收走了。她就很少再見到銀子,更彆提是摸一下了。
並且,那銅錢麵上的字體也很像中原筆墨。晴娘還讀得懂,甚麼“大周通寶”,“順德元年”都很清楚。
記得,她在宿世的時候,見到的金子、銀子,可都是很標緻的元寶形狀,最小的也有酒杯般大小呢。
有月紅色的,有黃色的,有青色的,耦合色的。
“木氏,你個懶蹄子,去了鎮上這麼久了,還不從速做飯去!”
木氏忙去了,晴娘這邊冇事,就拿起木氏買返來的繡布,繡線細心看了看。
她到這個天下,還冇見過錢是甚麼模樣呢。
這不,十幾塊繡帕,統共賣出了四錢多銀子呢。
放下銅錢,又看了看那些晶亮的東西,晴娘卻不曉得這是甚麼了。
冇想到,這裡的銀子竟然是四方形的。
“娘,這些也是錢嗎?”晴娘拿起一塊金屬物,迷惑的問木氏。
老是,讓晴娘感覺少了點甚麼。
彆看那幾個指甲大的銀子小,幾個也比不上一個銅錢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