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隆皺起的眉頭稍稍鬆緩一下,向著李玉博點頭應諾。
“依我看,殿下纔是真龍天子,殿下勵精圖治讓滄州的百姓大家有飯吃,這可比其他處所的百姓日子過得好很多.....。”
東平府第一次來信,表白了會一道起事。
“是,殿下。”
事已至此,李玉博也曉得他派出去的人出事了,怕是回不來了。
這的確就是兒戲。
凡滄州境內不屬於他一係的官員,先是府衙被圍,又是府邸被圍,李玉博雖冇有直接殺了這些官員,卻將他們都囚禁了起來。
這也更加肯定了一個資訊,李長青要拿他開刀了,並且要削藩。
到明天為止,恭王李玉博以雷霆手腕,節製了全部滄州。
如果他不遵旨,就要賜他一杯毒酒。
再者,天子這號令,也太蠢了吧?
王泰隆也是在場為數未幾還保持明智的人。
“是啊,竟然直接拿殿下開刀,還兼併先帝爺的嬪妃,的確不是人....!”
這些事情,讓李玉博當場就怒了。
東西兩道齊頭並進,打著清君側的燈號,必將會令所過之處的百姓與官員夾道相迎。
兄弟兩的做法出奇地類似,關押傳旨之人,隨後直接殺了。
普通來講,傳旨的人,都是由司禮監寺人宣讀聖旨,如何會僅僅幾名大內侍衛來?
若僅僅如此就算了,還讓他回京當個閒散王爺,若抗旨當場就要他的命。
最首要的一點,天子兼併了姚太妃這類事情,為何來傳旨的大內侍衛會決計提?
“實在這幾個月來天子還是公佈了很多恩令,比如減輕徭役,創辦學府等等,但天子竟然要拔除匠人匠籍,還讓他們的後代上學,將來能插手科舉,這不是鬨著玩呢嗎?”
“殿下,東平府的定王殿下那邊可有迴應?”
第二,李玉博派出了本身的親信,想要去都城刺探動靜。
“就是,此舉早已鬨很多地士紳怨聲載道,這模樣下去必將國不將國,那些卑賤的匠人們後代如何能入宦途?”
李玉博話音落下後,堂中坐著的一名大漢眉頭微微一皺,出聲扣問道。
李玉博自傲一笑,看著王泰隆說道,“家兄的動靜,應當這兩日就會達到,王將軍你可不要孤負了本王對你的等候啊,到時候事成以後你也是從龍之功。”
“.......。”
第一,寫信給本身的哥哥李泓翰,扣問他那邊的環境,並且谘詢要不要一起發難。
人在危急關頭,常常都有保命的本能,更何況是野心勃勃的李玉博?
“諸位各司其職,待東平府有動靜後,我們當即解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