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使節團輪番派出軍人出戰,比武的場次一多,絕頂妙手打累了也會落敗,這就打成了車輪戰。
許青大發神威,脫手如風,連敗五族六十餘位妙手,仍然氣定神閒,麵不改色。連續五十餘位妙手竟無一人是許青十招之敵,五族再無2、三流妙手可出,新羅獨一未出場的一流妙手羅老2、契丹獨一未出場的一流妙手耶律望,被迫出場,但都敗在許青的掌下。
李明月天然是和她的姐妹、堂姐妹、表姐妹們在一起,得知本身敬愛的父王把三姐當作一件物品,一件能夠隨便送人的物品,與權勢最強的少數民族聯婚,內心非常難過。
許青想著將來的長遠打算,很晚才睡,第二天早上起得晚,上午許青和李明月來到校場時,比武已停止到第四場。前三場契丹首級近衛隊隊長,契丹第一妙手鐵苗均輕鬆取勝,第四場看來鐵苗打的比較吃力。實在也難怪他會吃力,他的敵手實在太強了――便是四十年前打進大唐武林大會核心賽的“長白三傑”中的老三汲取明。
許青足下加勁,身法越來越快,垂垂地比武場上呈現三個、五個、十個……乃至無數個許青的子虛影象,最後無數個子虛影象恍惚成一片,觀眾遠遠地旁觀都有眩暈之感,羅老邁身在局中,不但要從無數個真假難辨的身影中辨出許青真身,乃至不敢眨眼,還要轉得比許青更急,以保持始終與敵手麵劈麵,不會遭到背後偷襲,很快便頭暈目炫。
汲取來歲過古稀,鬚髮皆白,技藝的矯捷竟然不亞於比他小十多歲的鐵苗。兩人功力相若,汲取明劍法略勝一籌,靠近“心劍合一”的境地。所謂“心劍合一”是指心神與劍招相通,意到招到,招隨便動,乃是劍道的次最高境地,武林中有此修為的當不會超越一百人。劍道的最高境地“身劍合一”講究的是以人的本能反應破解仇敵的招式,而不消操心腸去想如何破解。超等妙手相爭時,決定存亡勝負的時候或許隻要百分之一乃至千分之一秒,在這麼短的時候以內想出破解之法是不成能的,獨一的破解體例就是以身材對外界的靈敏感受作出反擊,劍隨身動,而不是劍隨便動。
製定這三條法則目標當然是為了儘量減少傷亡。
誰在比武中殺了人便打消其持續比武的資格。
李雍一看五族都遵循他原定的打算來求親,非常歡暢,就承諾各族使節,讓各族使節團在比武中傾儘儘力,哪族氣力最強,安邦郡主就嫁到哪族。範陽軍中妙手、梅家妙手和許青都被製止出戰。新羅支撐已被大唐毀滅的高句麗和百濟的叛唐活動,對大唐不是至心臣服,李雍料定大唐遲早要出兵新羅,是以不想本身的親生女兒李琳嫁到新羅,就派軍中妙手混進奚族使節團,務必禁止新羅使節團在比武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