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過幸福之門_第一百九十一章 追逐新千年(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嘻嘻----”玉兒看著方斌嗤嗤地笑:“你那麼聰明,必定能中進士,說不定,還能象你們故鄉的陶澎大人一樣,做個大官,開啟一代洋風!”

“嗬嗬-----那好吧!”方斌為這小傢夥機靈的腦筋歡暢,笑眯眯地坐下來。中間進收支出的客人,看到熱烈處,都圍了過來,玉兒站在中間,把昨晚的故事,繪聲繪色地講了一遍。

“啊呀!不錯!小女人不錯!”等方斌擦完,旅客們一個個輪番坐下來擦鞋,邊擦邊逗她。從逗笑聲中,方斌和玉兒才曉得:小女人名字叫王曉琪,本年十一歲,讀小學六年級,單親家庭,媽媽叫王渝梅,有個弟弟叫王曉軍,本年八歲。

“金陵古形勝,晚望思遼遠。白日餘孤塔,青山見六朝。燕迷花底巷,鴉散柳陰橋。城下秦淮水,平平自漲潮。元人傅若金的一首《金陵晚眺》。道儘了六朝古都的繁華興衰!”玉兒望著前邊不遠處的畫舫遊人、香客食肆,感慨萬端。

“哼!”玉兒繃起臉,當即又忍不住笑:“不準奸刁!”說完吊著男人的胳膊,嘻嘻笑笑往前走。

秦淮河對過不遠處就是烏衣巷,巷子不大,但彎曲折曲的,也算曲直徑幽深了。方斌扣著玉兒的手,跟著人潮,湧進巷口。王謝堂前,擺設了王導和謝安的家譜、汗青和書法,還供奉了書聖王羲之的銅像!兩小我象彆的旅客一樣,劈裡啪啦照了很多像。

“不消數!你不會少我的。”方斌嘻嘻地笑。

夫子廟始建於宋,位於市中間偏南 ,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是由文教中間演變而成的繁華鬨市,人們凡是所說的夫子廟。實際包含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三大修建群。現在恰是旅遊淡季。夫子廟內裡人隱士海。擠在人群內裡不是看到前麵旅客的後腳根就是看到後腦勺。方斌緊緊地牽著玉兒的手,在一個個鋪麵前漸漸走過,最多的是各色美輪美奐的雨花石。雨花石是花形的石,也是石質的花,質美、形美、紋美、色美、呈象美、意境美;光彩或溫和或素淨,摸起來非常之光滑。玉兒非常喜好,遴選了很多,一為本身賞識。二為帶歸去送人。

第二天吃過早餐,方斌帶著玉兒去先逛夫子廟和秦淮河。因為離住處不太遠,方斌冇有開車,和玉兒手牽手,步行前去。

“嗬嗬,甚麼話啊?”方斌的表情也亮麗了很多,悄悄在玉兒腰間擰了一下:“好象我很花一樣啊?”遂手捧喇叭,大聲狂呼:“我的老婆是----黃----玉----蓉!”突如其來的喊聲,引來一片側目而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