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現在很多都會教會都設有分堂禮拜,如有的教會淩晨7點就有禮拜,下午及晚間也有禮拜。弟兄姊妹無妨公道安排作息時候,早點去,或者挑選早晨時候禮拜。一些教會另有周間集會,也能夠讓那些主日實在抽不出時候插手禮拜的人,有一個彌補的集會時候,藉以充分靈命的需求,在靈裡能夠在主前“對對錶”(這裡特彆提示一些教會牧者,要主動締造前提,在不應時段增加教會集會場次,以滿足上班族的需求)!
圖片
1. “教會”一詞的字義就是“被呼召出來之人的堆積”。當年希伯來信徒因著外界環境的困難而冇法去集會,對此聖經的態度是:“不成停止集會,彷彿那些停止慣了的人!”(來10∶25)神的情意是但願我們有同心合意的堆積祭奠。以是,我們要非常正視這一點。
主日崇拜是基督徒最為首要的信奉餬口之一,也是基督教一個很好的傳統。每到禮拜天,信徒都會到教堂裡禮拜、聽道、交通,享用信奉餬口帶來的充分與安寧,內心獲得天恩的津潤和牧養,這無疑是件幸運的事。但是,總有些信徒因為各種啟事,冇體例在主日前去禮拜堂或集會點,進而經常深感虧欠與不安。
實在,這個題目很遍及也很實際。但我以為,我們對插手主日崇拜的心態和認知必須精確。基督徒去禮拜明顯不是因為律法之規條,而是人迴應上主之愛的蒙福之挑選。是以,去禮拜不是“有空”時纔去“消遣”的。一場集會的代價不能簡樸地憑本身感受“有否得著、享用”來衡量,而是要看我們為主獻上了甚麼,是以不能因為“這類集會淡而有趣”就找藉口不去。從心態上來講,我們要用心靈和誠篤對待禮拜或集會這件事!當然,去禮拜固然不能是“有空”時纔去,但也不是說不管客觀前提非去不成。跟著都會事情餬口節拍加快,社會合作越來越細,確有很多人因週末需求上班或身材衰弱等各種客觀啟事,不能插手主日崇拜,這雖有點遺憾但也情有可原。那他們該如何辦呢?
張鑫弟兄,你好!我信賴有你這類環境的信徒能夠還很多,他們因為餬口與任務,不得不在主日上班事情,但又因為信奉的需求而內心猜疑。
4. 通過當代收集資訊,挑選優良且安康的崇拜、講道音視頻,這也能幫忙你獲得必然的屬靈資訊。現在很多堂會都有微信公家號,有些堂會已經把主日講道灌音或筆墨放在上麵,如許冇法去教堂的信徒就能隨時獲得主日資訊和崇拜實況。如許說固然並不表示當代人能夠通過媒介或通過“自修”來替代實際的集會,但這確是能夠在冇法禮拜時,起光臨時性的彌補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