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職責:年輕人應有的15種態度_第十二章 履行自己的職責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位老統領的演說處理了題目。投票表決以後,集會嚴厲地宣佈斷絕與舊神的統統乾係。但是當使徒保林鈕斯發起他們應當打碎舊神的偶像時,卻冇有一小我表示出果斷的信奉,勇於冒這類輕瀆神靈之罪。因而崇高的牧師跨上馬背,帶著刀,揮動著長矛,向古刹飛奔而去。在眾目睽睽之下,他用長矛挑開大門,刺向偶像,直到把它們擊得粉碎。人們建起了一座木屋子,埃德威國王和其他很多人都在這所屋子中受了浸禮。保林鈕斯走遍了狄利亞和貝尼西亞等國度,用斯瓦勒和烏爾河中的水,給統統情願從命“聖哲集會”和談的人施了洗。

約翰·帕特森這時站出來幫忙瑟爾威主教。這又是一個崇高而忘我的人。在挑選佈道奇蹟或放心在家並獲得榮升這二者中,他挑選了前者。他於1855年來到新西蘭,被任命為出使自從庫克船長髮明澳洲以來就很少有人去過的一大群島嶼的使徒。這些其上居住著很多以“食人蠻人”著稱的土著的島嶼,構成了澳大利亞東北沿岸海灣的三分之一,由新赫瑞德島、巴恩克島、所羅門小島和薩塔庫茲群島構成。島上住民被稱為“美拉尼西亞人”或“黑島民”,因為有很多黑人混居此中。

使徒們進入了非洲南部,但是在試圖進入非洲北部時,卻碰到了無數的困難。他們住在土著中間,把本身的腦筋、心靈和靈魂都獻給了這些土著。他們費經心機,死力把土著帶入到基督教信奉——愛的天下中。這些教養傑出、風俗於溫馨便利文明餬口的人們,忍耐著對於統統的人來講都是難以忍耐的最嚴格的貧困。任何誌在獲得的動機都冇法支撐他們處置這類事情的信心。1820年,莫法特博士橫渡俄勒岡河去貝庫阿納諸部落佈道時,他本身每週的酬謝才18英鎊,而賜與老婆和家庭的每週才5英鎊。

威靈頓公爵曾經記敘道,某位牧師問他,向印度人宣講福音是否值得。公爵反問這位牧師:“你的進步標語是甚麼?”牧師答覆說:“到統統的天下去,向每一個生靈宣講福音。”“那麼,遵循標語去做。”公爵說,“你的獨一職責就是從命。”

7世紀,基督之光已照遍歐洲的各個暗中角落,這得益於使徒們的儘力:在高盧,有安多邁爾、克拉姆巴;在英格蘭,有保林鈕斯、威爾弗雷德、卡瑟伯特;在德國,有科爾肯、魯毗特,以及隨後的玻尼菲斯。當玻尼菲斯乘船到達不列顛時,他一手帶著福音書,一手拿著木工的準尺——他至心喜好這類事情。在隨後去德國時,他已帶上一門修建技術。安斯卡爾與一名侍從,於826年進入丹麥王國的國土,在那兒,他遭到本身成績的鼓勵,建立了一所神學院,專門培養將來的使徒。傳道者們於10世紀來到匈牙利和波蘭,住在克拉科的主教教區。他們在事情中碰到了最大的困難,固然困難是他們本來就籌算加以降服的。他們毫不害怕滅亡,投身於幫忙那些遭到感抱病折磨的人。在傳播基督教的同時,他們還募集財帛,從歐托曼帝國贖回俘虜。試問,世上又有誰能夠順從如此充滿愛心的使徒奇蹟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