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貨幣戰當下(財經郎眼05)_第8章 “低碳經濟”的深思與慎思(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王牧笛:首要在深圳有。

王牧笛:並且本年本地31個省區市的當局事情陳述中有28個省區當局的陳述不約而同在瞻望部分呈現了“低碳”的字眼。字數統計上,“低碳”這個詞最多的占到陳述1.6%,起碼的也占到陳述的0.9%。

(佳賓先容:李銀,資深媒體人)

郎鹹平:根基上是火力發電,燒煤的,形成大量的淨化。如果不搞電動汽車,我們還不需求發這麼多電。如果把汽車都改成電動汽車,我們還要發更多的電,需求更多的煤,製造出更多的二氧化碳。這類體例排的二氧化碳遠遠多過汽車燒汽油所排擠的二氧化碳。是以我們當然是重視環保、重視低碳,但是冇有搞清楚狀況。

王牧笛:本年的兩會一號提案終究花落“低碳經濟”。這個話題我們常常聊,不過明天再聊起來語境不大一樣。特彆現在對低碳經濟有很多種誤讀,大師但願《財經郎眼》能給個正解。我們先來看一個短片:每年的天下兩會,政協一號提案常常最受存眷,也是在兩會上會商最熱烈的話題。在金融危急殘虐的2009年,一號提案聚焦失業題目。而在股市深調的2008年,一號提案則劍指本錢市場稅製弊端。2010年兩會政協一號提案終究花落“低碳經濟”。這份由九三學社提交的“關於鞭策我國低碳經濟生長的提案”或將成為中國經濟新的路標。“低碳經濟”已成各界共鳴,局勢所趨。而如何精確瞭解“低碳經濟”,公道打造“低碳經濟”,更加首要的,如何找到合適中國的低碳生長途徑,值得我們沉思和慎思。

王牧笛:當我們真的能夠拿碳的排放來衡量我們每天的餬口,阿誰時候我們才氣叫“低碳百姓”。比如說坐飛機排了多少碳,每天吃個東西或者洗個澡排了多少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